时间:2017-10-19 02:15:04 来源:作者:点击:
有些地方的甚至可以堪称“奇景”
比如“陕西八大怪”
第一怪【板凳不坐蹲起来】
东晋有席地而坐的风俗。而在晋以后这个风俗在关中地区被“发扬光大”了,这个“坐”的姿势也有讲究,膝盖不着地,大腿压在小腿肚子上,就变成为蹲姿,于是乎想蹲就蹲,人们开始慢慢地形成了蹲着聊天、蹲着吃饭的习惯,这个风尚也就被沿袭了下来。
“蹲景”成为了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最有名的亮点,这一怪独步天下,关中人的“蹲景”是地球上的绝版!关中人把蹲叫圪蹴gē jiu,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实属一种硬功夫。
第二怪【房子半边盖】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里,屋顶一般是“人”字型结构。然而在关中,很多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
为什么房子只盖半边?其实主要是因为过去的时候比较贫穷。这种半边盖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很大程度能节约大量的木材和空间。在加上关中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每当下雨的时候,这种半“人”字结构的屋顶的优势便凸显了出来,雨水顺着屋顶都流到的自家院里,这就是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三怪【姑娘不对外】
八百里秦川自古都是自给自足的宝地,风调雨顺,物产丰富,自古就有“西北粮仓”的美誉,人们生活较为富裕。况且先后又有十几个王朝在此建都长达千年之久。所以,这里的姑娘都不愿意离开家乡沃土,嫁到外地去“受穷”。
当然这是旧话,随着改革开放,今天的秦川姑娘也开始走出秦川,嫁给了许多外地小伙子。
第四怪【帕帕头上戴】
为什么要把手帕戴在头上?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烈日毒辣,那时候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也没有帽子围巾的东西,于是故乡间女子、老太太,每出门都习惯头上顶戴一手帕,防尘防晒、方便实用,一举多得。
走亲戚,回门子(回娘家),手帕前边的两只角打成两个“结儿”用发夹别住,后面的两只角任其飘拂。这个自制的手帕就发挥出大作用,久而久之便成为地域之民俗景观。
第五怪【面条像裤带】
关中主要以面食为主,如果天天吃面条都是一个样,吃腻了怎么办呢?
其实,在关中,聪明灵巧的关中人已经把面食做法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单是一个简单的面条,就有几十种之多,棍棍面、片片面、凉面、臊子面、酸汤面、浆水面等等。
而裤带面为什么叫做裤带,主要就是面做的宽度和长度。关中面切得特别宽,人称“裤带面”,虽说有点夸张,但其宽度也有三根手指宽,吃面不是问要吃几碗,而是问吃几根,女孩子一般吃掉半根就能很饱了。
第六怪【锅盔像锅盖】
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陕西把饼叫锅盔,里酥外脆好捎带。
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做好后皮焦里香,而且抗饿耐饥、持久耐放,随即便传开,后来锅盔就流传了下来。
这便是最早的锅盔了。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只须瞥一眼关中人手持热蒸馍夹油泼辣子大口咬嚼之行状,你无疑就会明白,“油泼辣子一道菜”,外地人看到这个画面觉得简直太奇异了,而对陕西本地人而言,这早就是再正常不过的饮食习惯。
关中人对于辣子情有独钟,而且和别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干辣子面,而是油泼辣子。秦椒是很有名的,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独特的香味。油泼辣子做法很简单而样是一样的辣子面,每家做出来的味道都各有特色。
常见的做法是碾成辣面儿,用煎油一泼,吱吱发响,瞬间香味扑鼻,满街都能闻见。调到碗里,油津津,红艳艳,让人垂涎欲滴。
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来】
陕西的特有的戏曲大家都知道是秦腔,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等等都是起源于秦腔,所以被尊为是“百戏之祖”,也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秦腔的特点是高亢激昂,强烈急促,扯开嗓子大喊一声,本地人称为“挣破头”。当年周总理来到西安易俗社看完秦腔后,说了一句话:“精神可嘉,但要注意身体”。可见吼秦腔需要多大的气力。
三伏天吃什么汤解暑 解暑佳酿养生汤推荐三伏天吃什么汤解暑 解暑佳酿养生汤推荐
月子经典小米粥怎么做 产后恢复小米粥菜谱宝宝辅食自制冰棒 水果酸奶冰快手美味早餐 总有一款是宝宝最爱蒜蓉烤茄子怎么做 在家制作宝宝大人都能吃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