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哀!全球摘得最多米其林星星的“世纪名厨”骤然离世!

时间:2018-08-08 11:06:49 来源:红厨作者:三星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乔尔·卢布松(Joël Robuchon),是当今世上荣获最多米其林星级赞誉的名厨,昨日惊闻他因癌症骤然离世,享年73岁

乔尔·卢布松

法国名厨

世纪名厨

法国最佳工匠(MOF)

共摘31颗米其林星星

年少成名

卢布松在全球括曼谷、波尔多、香港和洛杉矶等地皆拥有多间米其林餐厅,而他也是有“地狱厨神”之称的戈登·拉姆齐的师傅。

其实,卢布松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是清洁工,而他自己则是从寄宿学校里跟修女们学习烹饪。

15岁,他去到餐馆当学徒,正式开始自己的从厨之路。凭借着灵敏的鼻子和无与伦比的味觉,加上不懈的努力,在28岁就已经名满全法国,3年后更是获得了由法国总统亲颁发的“法国最佳工匠”(MOF)称号。要知道,这个称号并非所有厨师都能得到,而另一位著名的得奖者正是保罗·博古斯。

△这件厨师服领子上的三色,正是法国国旗的三色,由法国总统亲赠予。

1981年,36岁的卢布松正式在巴黎开设属于自己的高级法餐馆,仅用3年时间就夺得了米其林三星荣誉,而且直到1996年餐厅关闭时也一直稳居米其林三星的阵营,足足维持了12年。

当时他研制了无缝马铃薯酱、肝酱子酱和果冻等,凭借这些享誉全球的品,1990年还被米其林的竞争对“高尔特·米劳(Gault-Millau)指南”评为“世纪厨师”,同时获得这个称号的便是保罗·博古斯和弗雷迪·吉拉尔代。

不过,转折也发生在6年后的1996年。

△卢布松的名:特级子酱伴脆炸温泉

突然关店

1996年,卢布松突然宣布要关闭自己的米其林三星餐厅。

消息一出,震惊全欧洲,而卢布松则是一身轻松地解释道:“法国,云集了众多高端西餐,而且每家餐厅实力之强,也让这个美食之国变成了一个高压世界。压力太大了,我现在只想好好生活。”

卢布松的话也不无道理,前些年也陆续有数位米其林大厨(诸如名厨贝尔纳鲁瓦佐和塞巴斯蒂安)因扛不住要保留星星压力,而选择退星,甚至自杀

51岁就退休了,卢布松乐得清闲,一边开始推广烹饪文化,一边去全世界各地觅食、拔。而也正是四处探访的经历,他发现原来不一定高端餐厅才有美食美食也不一定要通过高端餐厅才能呈现出来。

于是在关闭餐厅的7年后,他又重出江湖,开始疯狂摘星之路。

重出江湖

2005年,卢布松在巴黎开了一家引领潮流的简约主义餐厅,厨房开在一个36个凳子的环形酒吧里,客人能够看到整个烹饪过程,点一些异想天开的餐前小,这是借鉴了在日本看到的小酒馆,诱发的新想法。

这家餐厅打破了高档餐厅正式的用餐模式,完全摒弃了矜持做作的传统用餐方式,营造出一种轻松舒适的就餐氛围。

和善的服务生会主动与顾客交流,卢布松也会在餐厅与不同用餐者交谈,以了解肴是否符合顾客的要求。

餐厅的特色是煎银鳕,而在灼的烤架上烤制的肴则是大师独创的特色之作——他经常去西班旅游度假,并从当地美食中汲取了创新的灵感。

乔尔·卢布松在2003年第一家东京和巴黎的工作室开幕式上说,“这个主意是我在西班酒馆西班时想到的,我很欣赏这种情,我正在寻找一种可以在顾客和厨师之间发生某种联系的方式。”

疯狂摘星

,卢布松又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餐厅开向全世界,从欧洲、美国到澳门、香港等,和卢布松的简洁品位相一致,他的餐馆只是简单地命名“工作间”、“桌子”或者“厨房”。

而且,不同于众多高端餐厅惯用的金与的配色,卢布松美食坊大胆使用与红的配搭,令整个餐厅空间更具艺术型格与。别致、温暖的开放式厨房设计,令食客置身其中即感自在惬意,亦成为其区别于其他高档餐厅的特质

2016年,卢布松把餐厅开到了上海外滩,并在开业仅六个月后,就摘得了上海米其林指南的两星荣誉。

△上海外滩店获米其林二星。

迄今,以“乔尔·卢布松”为名的餐厅,一共帮他摘得32颗米其林星星,成为全球摘星最多的名厨,而且数量超第二名近一杯。

只要当地有米其林指南,就都能拿到星星,可以毫不张地说,他的店开到哪儿,米其林指南就会追到哪儿。

被问到米其林评价的可信度,这位摘星专业户直言不讳地说,在所有的米其林指南中,伦敦的名单最不靠谱,美国、巴黎和东京的则比较可靠。

管理上,卢布松却有着和餐厅环境截然相反的评价。2009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自认,“长期以来一直不妥协,时而会大发雷霆”。

2015年2月,他的一名前员工申诉称,自己在厨房遭到“骚扰”、“刁难”和“辱骂”。

而他的徒弟戈登拉姆齐似乎也很好地继承了他的脾气管理方式……

△戈登·拉姆齐

烹饪心法

当然,严格管理方法固然是摘星的原因之一,可真正的关键却不止于此。

卢布松曾今总结过烹饪三原则

1、真实面对自己。

2、选择最优质的食材

3、你的食客。

在卢布松的理念里,一道料理的味道不应当超过三种(想起一身衣服不要超过三种颜色),并且每一种食材都要是它本身的味道。

就连寿司之神小野二郎都曾表示,如果他能有卢布松的味觉嗅觉,就能够创造比现在更好的美味

△卢布松与小野二郎合影。

一道能不能登上卢布松餐厅的单,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当食客被蒙上眼睛,是否可以出这道料理所用的食材

可见,他对食材的要求之高。

据说,他的餐厅除了大到座椅板凳、小到餐盘刀叉和酒杯都要用最好的以外,还有一个橱窗展示当天最新鲜的食材。而且这些食材是不会使用的,当天打样后就会全部扔掉。

虽然有些浪费,不过这也最直接地告诉食客:我的餐厅,用的都是最顶级、最新鲜的食材

说起烹饪心法,卢布松一直有句流传已久的名言: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the perfect meal–one can always do better.

“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完美一餐,我们总可以做得更好。”

卢布松大师,一路走好!

——————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