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图谱,通过舌头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

时间:2018-07-10 14:31:20 来源:佐丹力159食疗养生作者:舌苔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1)身体表现:面部(眼皮)浮肿光、易生痤疮、腹泻、身重困倦、大便结、急躁易怒。

(2)原因气虚运动少、饮冷饮,造成湿留在体内。

(3)解决方法红豆、薏仁各10克,煮30分钟,代饮,祛署湿,适合夏天。冬天寒湿则适应用绿色的椒,煮

(1)身体表现:善忘、喉咙发干、情急躁、皮肤干躁、身体、面色晦暗、口唇发、眼圈暗经。

(2)原因液流动不畅、外伤造成、生气(肝郁气滞就容易造成瘀)、气虚、寒冷造成。

(3)解决方法:三七与西洋参各0.5克,打粉用温冲服。

(1)身体表现记忆力差、思考力差、睡眠不好、容易失眠容易疲惫、怕风怕冷、天温、天冷冰凉。

(2)原因:失脾胃功能差不能吸收营养、思虑过多消耗心脾之

(3)解决方法:西洋参30克打粉,龙眼300克,搅拌均匀隔蒸4小时,每天一勺用冲服。

(1)身体表现:眼干、口躁咽干、足心发、大便干躁、眩晕耳鸣睡眠差、脉搏、喜冷饮、心烦发火膝酸软

(2)原因:津液不足熬夜过多食物、生大病。

(3)解决方法:生地、沙参、麦冬、枸杞各9克,石斛6克、当归3克、猪龙骨一节,煲服用,一周即可。

(1)身体表现:怕冷、喜饮饮、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

(2)原因:过多寒凉的、喝冷饮体质弱、过份暴露在寒冷的环境里。

(3)解决方法: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500克,煲服用

舌诊部位分属图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虚,为阳气衰弱、气不足象。色淡而嫩为虚寒;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证,多为里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红而干为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盛,多为邪深入营分、分或阴虚火旺。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极,温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分;舌质淡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指舌体大、肿胀,多与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内蕴或毒亢盛。""指舌体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者,多为气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者,多属阴虚内

③芒刺:舌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邪亢盛。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两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伤津,邪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之分化。丝状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一层,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1)苔色:有苔、苔、灰苔、苔等。

苔是临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苔一般属,主表证、寒证,但临上也有里证、证而见苔者。如薄而润为风寒;薄为风;寒湿之里证可见而厚腻之苔。

苔有淡、嫩、深、焦不同。一般说,苔的颜色越深,则邪越重。淡为微;嫩较重;深更重;焦则为结;而干为伤津;而腻则为湿

③灰苔多主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而干,为盛伤津;舌苔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常见舌象见附图)舌象图谱说明1.正常舌舌象:舌质淡红,适中,舌苔而干润适度。

2.淡舌舌象:舌质淡,舌体嫩,舌苔色稀薄。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不足

3.苍老舌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苍老、苔满布、微、粗糙如砂石。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伤津。

4.淡苔舌象:舌质淡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意义:阳虚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

5.淡苔舌象:舌质淡,舌体舌苔裂。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意义:瘀阻络,气壅滞。

8.淡红剥舌(地图舌)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腻有剥脱,呈地图状。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剥苔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色透明苔。意义:湿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苔,舌边与根部苔。意义:湿熏蒸,上壅。

11.淡红紫斑舌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腻不均匀,中间苔少。意义:气滞瘀或久病气不续。

12.淡红舌厚腻苔舌象:舌质淡红,舌苔厚腻。意义:气虚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色。意义:湿阻滞三焦

14.淡红舌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粗糙如砂石。意义:胃肠结夹湿,湿

15.红舌腻苔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中间色。意义:虚阳上浮,湿内蕴。

16.红舌无苔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意义:胃肾气阴两伤。17.齿痕舌舌象:舌质略红,舌体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而颗粒粗松。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

18.裂纹舌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舌象:舌质淡透青紫,舌体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腻而不匀。意义:气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腐苔舌象:舌质红,舌苔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意义:痰食内聚,湿蒸腾。

21.红舌腐苔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转灰,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意义:湿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苔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如锅粑,厚而有裂。意义:胃肠结,腑气不通。

23.红舌苔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意义:邪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苔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舌苔厚而焦裂。意义:实结于胃肠。

25.红绛舌苔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转灰,根部灰垢腻。意义:风痰上扰,痰腑实。

26.红绛舌糙苔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意义:毒内实,痰腑实。

27.红色点刺舌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腻,表面微意义:营分郁

28.青紫小舌舌象:舌小面青紫晦暗,舌苔厚腐。意义:寒湿凝滞,气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意义:及营,伤阴阻络。

30.淡滑苔舌象:舌淡而,边尖满布滑苔,中根部苔,厚腻粘滑。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

31.红绛舌舌象:舌质红绛,舌体长,两条色垢苔厚积,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意义:胃肠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瘀斑舌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滑兼有酱色。意义:湿毒内盛。

3.舌诊的注意事项

(1)病人将舌自然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要呈扁平形,使舌体放松,不要卷缩,也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引起颜色改变。望舌时尽量迅速敏捷地看清舌质、舌体、舌苔避免病人伸舌过久,必要时可稍休息后再重复观察

(2)病人面对光线,使光线直射入口,光线要充足,否则舌质及舌苔颜色不易分辨

(3)注意饮食对舌诊的影响:如食后因食物的摩擦使舌苔变薄;饮后使舌苔变润;食温或刺激食物后,舌质变红或绛。所以一般不宜在病人进饮食或漱口后立即进行舌诊。

(4)注意染苔:如饮用牛奶后苔呈色;乌梅、杨梅咖啡、陈皮梅、橄榄等可将舌苔染为色或褐色;蚕豆、橘子、柿子及连、核素等,使舌苔染成色。这些暂时的外物沾染,不可误认为病理的舌苔。附:舌诊现代研究简介舌为口腔中主要器官之一,是由很多横纹肌组成的肌器官,外表被有特殊的粘膜,尤其舌背粘膜是组成舌苔的主要部分。舌的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粘膜上皮薄而透明,故能十分灵敏地反映机体的变化消化系统和体液的变化

近年来运用现代知识方法研究中医舌诊的日益增多,简介如下:

(1)正常舌象:淡红色舌质:由于粘膜下层及肌层中管及运十分丰富,使舌肌呈红色,透过一层色明带有角化的粘膜面,而形成正常的淡红色舌质。薄苔:由舌的丝状末端角化树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等形成。

(2)舌象的变化:①舌质的变化液循环、体液状况、及机体生理失调、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有密切关系;如全身机体代偿机能失调或机能不足时,就可能出现气虚的舌象;机体消耗过甚,影响到某些重要物质缺乏时,就出现阴虚的舌象。淡舌多与组织肿、毛细管收缩、液减少,流缓因素有关,常见于贫,或质缺乏,尤其是缺乏者,亦可见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内分泌机能不全,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与毛细管扩张,液量增加,液浓缩等因素有关,多见于发,尤其是急感染疾病,脱维生素缺乏,外科术后,液平衡失调及昏迷等病人;青紫舌可能与静脉瘀,或缺氧而致还原增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多见于肝病、心病及癌肿患者。舌体嫩,主要由于减少,舌组织肿,且可因肿、舌体增大或肌张力降低、松弛而在舌边出现齿痕;裂纹为舌融合及分离而造成的裂隙,可能与舌粘膜萎缩有关;芒刺系由丝状向蕈状转化,同时由于粘膜固有层中管充扩张,致蕈状肿胀,充而成。舌质,是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或伴有唾液含量降低所致。脱患者,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样分泌减少,故舌面,所以舌面是临的最好指标,是任何原因引起失的最早表现

舌苔变化与丝状增生,角化增剧,细菌作用口腔中存在分多少,以及全身营养状况疾病等有关:苔多为氧气交换减少,或贫,携氧降低,导致组织缺氧,引起舌粘膜代谢障碍和代谢产物增多而形成;苔是由于感染等致炎因子和代谢产物的刺激,使丝状增生,粘膜表层弥漫的角化不全和角化过度,加上角质碎片和产色微生物的作用,以及舌的局部炎渗出物等而形成,故多见于感染疾病传染病,发及一些恶肿瘤;苔的形成是因丝状增生更剧,出现棕色角化细胞及色霉菌滋生,或腐败细菌作用于舌粘膜上之坏死物质,或与含微生物结合形成硫化而致色,故认为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紊乱,霉菌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和由于恶疾病引起口腔健康情况恶化,是造成苔的原因,也可见于吸烟过量,口腔卫生差者。舌苔变厚,变腻,多由于病后食欲减退或进软食、流质、舌的机械摩擦作用减少,或因发、唾液分泌减少,清洗作用降低,影响舌的自洁作用降低,使丝状延长,加上角质碎片、渗出物等堆积所致。

综合目前有关研究资料,舌象变化与下列几点有关:

①与营养缺乏有关:胃病腹泻的患者,由于消化吸收不良,在临上可见到色或灰色的舌苔。体内消耗过多及代谢紊乱,也可见到舌苔的显著变化,如各种发病人开始多薄苔,中期多干苔,尿病人可见到干红苔等。

②与循环系统及液的质和量有关:高度贫者,舌质淡,舌萎缩,失、酸中毒液浓缩、缺氧者,舌质均呈鲜红或紫色;小板减少,舌上可出现紫斑;恶出现光滑舌。

③与细菌病毒感染及机体抵抗力有关:流行病初起多腻苔,病势较重或严重时出现红绛舌;绿脓杆菌所致的败症,以光剥舌较多,链球菌、葡萄球菌所致的败症,则多见苔。说明舌象的变化不仅与细菌种类有关,而且还可能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及反应有关。一般绿脓杆菌所致的败症,多在人体抵抗力极差的情况下发生,正气不足,故舌见光剥,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的败症,以实证居多,故多表现苔。

④与唾液有关:高的病人如中毒炎和急肠炎失患者,均有舌面口腔内失润现象。这是因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样分泌物减少所致。又如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增高,副交感神经紧张降低,使唾液浆液分泌减少,代之以粘液分泌,唾液的质量发生改变而见舌面

⑤与内分泌有关:内分泌失调者,舌象有异常反应,如肾上腺机能不全者,舌面上可能有褐色隆起或陷下的色素斑

(3)舌象变化的临意义:

①舌象的变化能够反映疾病的轻重和进退:如舌质淡红,舌苔、薄、润均为病情较轻;舌质红绛、青紫、舌苔厚,灰,或光滑无苔,均为病情严重;淡舌多属于疾病病情变化,病程较长,如贫质缺乏或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多见于发,脱液平衡失调等,如烧伤患者,创面越大,伤越重,则舌质变红越越明显,如并发败症则舌质多红绛干枯,肝硬化病人若原为淡红舌,薄苔或薄苔,一旦转为红绛光剥,常表示肝功能恶化;急阑尾炎多见腻苔,在治疗过程中厚腻苔转为薄苔,多是病情好转,但如减轻而腻苔不退,则表示病情未减,甚至可能增剧。

②舌象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绿脓杆菌症,多见舌光剥无苔,而链球菌、葡萄球菌症,则多苔;重症感染疾病,恶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肝、肾等实质疾病,常见舌质红绛,舌体小,舌干而有裂纹等阴虚舌象,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则舌面光滑如镜、重症肝炎患者,舌质多红绛,干枯少津,病情恶化时更明显,舌苔多厚腻或,色,有时也可见光剥无苔;肿瘤患者晚期出现红而光亮的舌象。

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