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补胜于药补!夏季健脾养胃全靠它!

时间:2018-07-02 00:50:42 来源:清清本草坊作者:出汗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夏日的感觉越来越浓,气温高湿度大,常使人感到疲惫不堪、食欲减退。中医认为,脾主湿,湿为夏季主气,加之气候炎,出汗增多,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退,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胃纳呆滞,肢软乏力现象。中医历来讲究食补,通过食物的偏纠正人体的偏,通过补养虚衰,达到卸病延年、养生益寿的目的。夏天若多一些具有清解毒、生津止渴、健脾养胃的食物,会让你安然度夏。

一、为什么夏季需要健脾养胃

“养阴扶阳”,是夏季的气候特点决定的。暑和湿都是“邪气”,但两者的质却截然相反暑属于“阳邪”,易损把人的津液,导致人体产生“变”,常用的对付方法避暑、养阴、生津。湿属于“阴邪”,特点是下行,比较重,比较浊。湿气一重,人体容易影响的器官就是属土的脾。脾被困肠胃就不舒服,于是出现肚子胀、不想、大便不成形、四肢有时候冰凉等。所以,此时也需要扶阳。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说。夏季,脾胃特别容易受到侵害,所以胃口不好,消化不佳,疾病也就出现了。而脾又与四时之长夏相应,所以夏季是养脾胃的好时机。

二、健脾养胃的食补哪些

1.茯苓糕

茯苓是医家常用的一味,又是“仙家所食”的滋补食品。据传,茯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故有“不死面"之称。中医学认为,茯苓味甘、淡,具有渗利湿、健脾养胃、宁心安神、补精益气、防衰益寿之功效,这是世所公认的。

【原料】党参9克,术6克,茯苓、扁豆、薏苡仁、怀山、芡实、莲各18克,陈皮5克,糯米粉米粉各150克,50克。

制作】将各味共研细粉。与米粉调匀,蒸糕,空腹作点心心服。

功效】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便溏泄泻,有健脾养胃、益气和中之功效

2.木瓜老鸭

【原料】鸭子半只(约2),木瓜1个,干贝、姜、葱、适量

制作】鸭子洗净剁块后焯,姜切片,葱切段,木瓜去皮瓤切块,干贝用清泡。然后把焯过的鸭块、姜、葱、干贝一起放入砂锅,加没过鸭块,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炖25小时,加木瓜块炖10分钟即可。

功效】这是一款健脾胃家庭老鸭偏凉,滋阴补,养胃生津,是暑天滋补佳主品,对因暑体力、精力消耗过大及睡眠不足益处多多;木瓜清润香滑、健脾消食。

3.荷叶莲藕

【原料】荷叶1张,莲藕1小节,粳米100克。

制作】莲藕去皮、洗净,切成小粒备用。荷叶洗净后放入锅中,加适量大约500亳升,取其汁液,与切成小粒的莲藕和粳米一同放入锅中煮成稀

功效】莲藕不仅健脾开胃、养心安神,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消胀顺气;荷叶消暑化湿、升发胃气。此具有清解暑、和胃功效,适用于因夏食欲不振的人群,是夏季养生的理想品。

三、夏日饮食注意什么

1.清补开胃健脾

食用清淡、滋阴的食物,如小米、薏米、赤小豆、兔、鸭、银耳、、鲫等,少肥甘厚味及之品。

2.苦味酸味健康

苦味食物含有生物碱,具有清消暑、使液循环顺畅且能舒张管等功效,是夏季必备食疗养生食品。苦味食物有生、芹茴香苦瓜杏仁、桃仁、叶薄荷叶等,但也应控制食量,不可食用过多。酸味食物敛汗、止泻祛湿,健胃消食,促进食欲。喜食生冷的人可在肴中加些,以有效杀菌消毒,预防胃肠道疾病

3.健康

分过多或气体过多的饮料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因此,夏季的最佳饮料是温,但不能豪饮,应养成定时喝的习惯。次速大量,会迅速稀释液,加大心负担。

4.忌过食生冷

胃肠膜突然遇冷,会使原来开放的毛细管收缩,平滑肌痉挛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尤其不要在身体太寒凉的食物,老人儿童经期也不宜多食生冷食物

5.适量补充维生素

夏天食欲不振,可造成人体摄入的维生素减少,而出汗多排尿频繁又容易使维生素随之排出体外。B族维生素与能量代谢相关,可适量补充,而补充维生素C可缓解疲劳、增强抵抗力

四、除了饮食夏季还要注意什么

炎炎夏日,出汗必不可少,既能调节体温,又司泄废物。但出汗要有一个度,正常人每天出汗量为1升,在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排汗量会大大增加,平均每天流汗量可达3-8升。若是稍活动就大汗干淋漓,很可能是身体染上某些疾病发出的信号异常出汗夏季尤为突出,可造成体内和电解质紊乱,并使尿液减少,影响肾功能,也可引起疲乏无力、口干、晕、易感冒等不适。中医认为,汗为心液,汗证是营卫不和所致的腠理开合失常,津液外泄引起的非生理出汗。营卫不和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一般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括卫弱营强和卫强营弱两种情况防治多汗,除了又对症下之外,也可试试食疗方。

1.哪些情况属于多汗?

自汗:时时出汗,不不动也出汗为自汗。如更年期常阵发出汗,就属于自汗。

盗汗:夜问出汗,醒来即止结核病、风湿病患者常有盗汗。

战汗:恶寒战栗,汗出退。如风寒感冒感染疾病患者,常有战汗。

产后汗证:分娩之后,损耗气,易在活动出汗,这是正常现象,数日内可自行恢复常态。但若久汗不止,汗出湿衣,睡眠时亦出汗,称为产后汗证,应予及时调理。因为汗出过多,伤津耗液,产妇不易恢复,还易感染;同时乳汁分泌也会减少。

2.夏日多汗的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夏日出汗多,易损失津液,故在饮食上应及时进行补充。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口味不宜过于清淡。应多摄入类、、奶制品等食物,及时为身体补充所需养分和分。

②多酸味食物,生津解渴。如番茄、柠檬莓、乌梅、葡萄菠萝、芒果、山楂等果,有敛汗、止泻、祛湿作用,可预防多汗所致的耗气伤津。

适当食用有止汗作用食物。五味子、乌梅、豆、桃干等食物有止汗功效,可作食疗之用。

④有助发汗的调料不宜多用。像椒、大料、椒、桂皮、姜等辛温之物多能发汗,应少用。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分享给您的朋友!你的关注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肯定!!一个也是啊!

参考文献:

1.宋新,杨君亮,健脾养胃度炎夏[J].食品品,2011(8):76-77 .

2.王志远,夏季养生 养阴扶阳健脾胃[J].人人健康,2013(15):52-52.

3.林雪寒,夏季养阳健脾益肾最重要[J].中华养生保健,2016(7):8-8.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