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需要我们温柔相待 改掉会招来食管癌的“吃法”

时间:2018-06-27 10:06:46 来源:食管癌学堂作者:食管癌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我国是一个食管癌高发的国家,据全球癌症状况数据估计,全球因食管癌死亡的人数为40.02万人,其中,中国食管癌死亡为19.75万人,占全球总数的49.35%。食管癌是一种多病因联合作用产生的疾病,在日常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大多与饮食有关,如腌制品、喝烫的食物及饮酒等。

远离食管癌拒绝“趁”?全球六成食管癌发生在我国

中国美食大国,不论是乎乎的面条,还是刚刚涮出来的火锅进去都能够大饱口福。但是,大量食物对于食管是有伤害的。在身体构造中,食管壁其实是由膜组成的,非常娇嫩,最高承受的食物温度为60度,超过60度就会对膜造成很大的损伤。

食会让食管经受被烫9秒魇,只要拒绝趁就可远离食管癌

食管是咽和胃之间的消化管,也是消化道的起始段。食物都要通过食管的蠕动才能抵达胃部,这也是唯一的通道。食物吞咽后是由咽腔进入食管上端的,然后食管肌伴随波形的蠕动,让饮食沿食管下行至胃。

自吞咽开始,至蠕动波到达食管末端进入胃部,这个过程大约需要9秒钟。要知道,我们人脑识别图像仅需13毫秒,9秒对于我们人体本身的“运行”来说已经相当长了。

如果把高温食物吞下去,这就意味着,每一口,我们食管要经过9秒钟被烫的魇。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管膜并使之坏死,长期下去,可使该部位癌变。

尤其国人火锅、麻烫等食物,那都不是仅仅65℃,有不少人习惯夹着滚烫滚烫的食物直接往嘴里送,一次两次我们的食管还可以耐受,但长此以往就可能会发展成食管炎症,再不注意就不可避免地成了罹患食管癌的高危人群,如果把食物下去并感觉到烫,已经是在刺激和伤害食管了。

如果经常食物容易烫伤口腔膜及食管膜形成浅表溃疡,招致口腔膜炎症、口腔斑、食管炎、萎缩胃炎等病症。特别是喜欢的人,更容易犯“趁喝”的习惯,其实刚泡好的温度可达80℃~90℃,如果长期不断反复喝,会导致食管的反复烫伤、增生、修复,就会引起膜质的变化提高患食管癌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食物别超65℃

只要拒绝趁就可远离食管癌

滚烫的火锅乎乎的饺子中国人的饮食一直离不开“”这个字。许多食物美味需要温度来“激发”,而中国人的味觉嗅觉早已适应了这种被温度激发出的香味,所以“趁”成了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饮食习惯。然而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上刊登的评估报告提出了警告:饮用65℃以上的饮,可能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饮用过饮品温度在65℃以上)可能引发食管癌,其原因在于温度,而不在于饮品本身。

也就是说,“喝的烫不烫”比“喝的什么”对食管癌的影响更显著,即使喝的是,如果温度高于65℃,也可能成为引起食管癌的致癌因素

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37.2℃,所以适宜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如果超过这个温度口腔和食管的膜就容易烫伤

食管癌是全球八大常见癌症之一,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病从口人”的癌症,其常见风险因素都和饮食有关,其中食物温度是重要因素之一。

口味也是危险因素

食管是人体所有食物进入体内的必经之“路”,呈长管状,起于口咽部,终于胃食管连接部,长25~30厘米。食管癌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病从口入”的癌症,其常见风险因素都和饮食有关。

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居民喝功夫生滚,是食管癌的高发群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于过饮品,应放凉一点再喝。饮用过饮品可能导致食管癌的比例尚不明确,但通常来说,饮品温度越高,患癌风险也越大。

河南杞县腌,山西的大等是当地居民喜食的高食物。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河南、河北和山西是食管癌发生率的前三甲。腌、熏、烤等制法,会使食品中的亚硝酸明显增高,尤其是气温高于20℃时,中的亚硝酸含量会增加,其含量越高,致癌越大。常烧烤、熏制食品食品也会伤害食管。

华北、华中地区以面食为主,老百姓、煎比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颗粒粗糙的容易损伤食管膜上皮,引发急炎症,如果再加上太急太,会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咀嚼而损伤食管膜。久而久之,可能转变为炎症,增加食管癌风险

另外,瑞典德隆大学研究发现,食管癌患者中约60%都是嗜酒者,45岁以上的如果少饮酒甚至不饮酒,食管癌的患病风险下降五成。发表于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些研究发现,吸烟者发生食管腺癌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倍,若同时伴饮酒,风险增加更明显。

食管需要我们温柔相待

预防食管癌,要靠管住嘴。正因为食管癌几乎都是从“口”入,管住嘴几乎成了最重要的预防方式

首先,改掉会招来食管癌的“法”。应尽量远离腌制、熏制和烧烤食品,少食物饮料不妨等放凉一会儿,到不觉得烫时再喝。应细嚼咽,不要存放过多食物,以免腐坏变质

其次,多谷物、新鲜绿叶。与全谷物得少的人相比,摄入全谷物多的人患食管癌的风险大约低45%;西蓝、卷心和萝卜等中含有一些有益物质,能降低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绿叶的摄入量增加,会使括食管癌在内的多种癌症风险下降

另外,分析我国食管癌患者生存率低、死亡率高的原因,与人们发现太晚有关,早期食管癌症状并不明显,且多间断发生,容易被患者误以为是咽炎。

部分患者会在吞咽粗硬食物时,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食物在通过食管的过程中有哽噎停滞感,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但由于这种哽噎停滞感常在缓解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所以,大部分患者都会忽视。

如若发现自己东西时总有哽噎感,要引起警惕,尤其是40岁以上,来自食管癌高发地区,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否则,等到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呃逆、呕吐体重减轻等症状时,肿瘤往往已进入中晚期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