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少湿气,今人湿气重,全是这些搞得鬼!

时间:2018-06-23 16:36:06 来源:四季营养作者:湿气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湿气这个词,被大家越来越多提起,实在是因为体内有湿气的人太多啦,湿气到底什么,又该怎样解决呢?

湿气是中医的概念,结合下我们平时的生活会很好理解,感受到湿的时候一般含量也超出一定范围,这个分可以依附到很多物体上,比如湿巾、湿木、湿衣服

但含量也不能超过一定限度,依附不住的就不叫做湿,而是自由,比如湿衣服滴下来的。这样没有坚定的毅力、如此洒脱说走就走的家伙,怎么能配得起湿气这么邪恶的称号呢。

那么湿气怎么来的呢?

一个是因为外在的环境,也就是湿邪进入到了身体。比如长期呆在湿气重的地方,比如淋了雨还不及时擦干,比如晚上没吹干就睡觉,让外界的湿气进入到体内。湿气进入身体后常常奔着脾胃去,导致脾的运化能力下降,而这又会容易导致体内生湿。另外一个就是饮食习惯差,导致脾运化能力下降而生湿。

脾主运化,进来的食物通过它来运化出精微物质,剩下的糟粕排出体外。当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脾虚、运化能力下降的时候,精微物质就没法完全提炼出来。

从微观的角度讲,物质没有完全被消化时,就成了携带营养物质的“垃圾”,成分复杂且分子比较大,没法被人体吸收,但又不像糟粕那么大块分辨,那么容易把它们驱逐。它们的分子量和体积远大于分子,潜伏着,聚集起来,极其容易把周围的分子吸附住、束缚住,使含量超出正常的生理平,于是形成了湿。

脾被湿气困住,更加影响它的运化工作导致湿气加重。湿一直凝聚不化,时间长了就成为痰,身体出于自保自救,把其中一部分、二氧化碳和营养垃圾打成了脂肪。所以中医常说人多痰湿,就是这个道理

湿气什么特征呢?

1.时:感觉疲劳,昏,打不起精神来,浑身不清爽,人也得动,小发酸、发沉;

2.如厕时:清晨方便后,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一箱还冲不净;平时用一两张就够了,突然有一天用三五张反复擦也擦不净,这 就说明身体有湿邪了。大便的颜色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香蕉形的。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3.洗漱时: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如果舌苔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4.时:时恶不恶心。很多人说自己一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

5.体态虚关节不适:饮食作息和原来一样,但体重却明显增加。其实湿气重的人是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的,还会出现虚甚至下肢肿、肚发沉的问题关节僵硬,会让你感到时浑身酸

湿气如此邪恶难缠,可是我们却总是让它有机可乘、肆意生长

以下10件事最伤脾胃,增加湿气,少做最好。

1、狂冷饮

冷饮,啤酒喝起来毫无节制,寒气也随之进入体内。寒伤脾,常见的表现舌苔腻,轻则腹腹泻,重则恶心呕吐

2、猛吹空调

空调吹出的冷风为外寒,也对脾胃不利。很多人在空调、电风扇环境中,容易出现肚子,甚至腹泻,都和外寒侵袭脾胃有关。

3、穿衣

很多时尚女孩穿着露脐装,赶时髦的代价是脾胃受伤。裸露腹会让神阙穴和命门穴这两个重要穴位受到寒邪侵袭,不仅伤脾胃,还会伤肾、伤骨

4、喝太多凉

对于脾胃本就虚寒的人来说,喝太多凉就是“雪上加霜”。凉不宜长期饮用,月经期、准妈妈产妇幼儿都不宜多饮。

5、主食

很多人胃口不好,不主食。如果胃口差,可适当开胃食物,如四川泡,或熬点养生,如绿豆薏仁、山扁豆大米、红薯燕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6、生的,不烹制

天在厨房是种煎熬,因此很多人选择不用开火的凉拌或者直接生。但凉偏凉,生容易消化,都伤害脾胃

7、沉迷麻口味

夜晚的街,麻小龙、麻烫等重口味是很多人的最。但得太多会刺激口腔、食道和胃的膜,容易引起胃火,长口疮,这时可喝点绿豆西瓜清火

8、大量喝酒

酒精同样会刺激胃膜,还会增加肝的负担,对脾胃极为不利。

9、饥一顿饱一顿

脾胃喜欢规律生活,定时定量、细嚼咽,是保养脾胃的要诀。如果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边走边中谈事,时间长了必然导致脾胃虚弱,容易患上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10、经常熬夜

很多人习惯晚睡熬夜伤阴,容易引起阴虚、气虚,不仅伤害脾胃,五都很受伤。要想养生,必须睡好“子午觉”,即晚上睡觉不能晚于11点,中午再睡半个小时,才有益于健康

其实饮食不当、伤害脾胃,是产生湿气的罪魁祸首;因为平时不注意防范,让湿气进入体内;或者夏天本该出汗的时候,空调冷饮生生逼回了要出来的液;还有缺乏运动,那么多的营养和垃圾根本没机会消耗。

当然解决方法也是有的,红豆薏米最被大家熟知,但要注意寒凉体虚的人不适合服用太多薏米。还可以喝一些养生祛湿,例如蒲公英五方

蒲公英五方是以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五方0.1g、槐米0.1g、芡实0.3g、绿0.2g为一袋制成,每日1~2次。

蒲公英的主要功效为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导致的恶心、舌苔问题,对湿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赤小豆清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淡竹叶一,始载于《本纲目》。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好,以渗湿泄见长。薏仁“ 健脾益胃,补、祛风胜湿。五方能散消肿,利肠滑眙,解毒通淋。槐米可凉,清肝泻火。芡实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绿发酵,多种成分几乎都保留下来,祛湿效果最佳!槐米可清,凉,坚肾。五者搭配在一起祛湿效果更好。

其他一些祛湿食物也可以帮助排湿,如冬瓜绿豆,香料如豆蔻、砂仁、椒等。

因为贪凉冷饮、过食生冷,或者冒雨涉、居住潮湿,或者体内本身比较湿,困住脾阳,导致寒湿困脾,可以服用胃苓、实脾饮等;因为感受湿,或者饮食不节,大大酒酿成湿导致湿中阻,可以服用连朴饮、甘露消毒丹之类;或者因为长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虚健运失职,导致脾虚湿阻,可以服用香砂六君子之类。

食疗最多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找到自身湿气产生的原因,才能从根上断绝它。我们不能怪罪脾胃太虚弱,那么多它累死也消化不完啊;不要怪它罢工不干活,湿气困着它,它也很无奈;别说它工作不到位,身体消耗少,营养物质只能不断堆积。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