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8 13:11:53 来源:作者:点击:
01
比如我上次坐高铁,一个6岁左右小朋友总是拿脚使劲踢我椅子,持续了很长时间,很多人也有这样的经历。
我回头跟他妈妈说:“能不能请您,让孩子别踢椅子了?” 他妈妈说:“别踢了,阿姨生气了”。
首先,我真的没生气。其次,就算我生气了,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告诉孩子,他做错了。
你应该说:“不要踢别人椅子,这是不礼貌的”
确实,像这位网友说的现象生活中非常的普遍。有些时候是父母给孩子讲半天道理,孩子也不太愿意听,效果远不如跟孩子说“再不听话叔叔/阿姨要生气了”、“不听话医生要来给你打针”之类的有效。有些时候是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特别担心孩子被别人说是“熊孩子”,一着急就随口说了。
但教育孩子不能只讲目的,不讲方法。方法错了,虽然暂时达到了目的,却无异于饮鸩止渴,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也会埋下隐患。
02
我有一个朋友在前年生了二胎,她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原本懂事乖巧的大宝,渐渐变得特别排斥二宝。
大宝晴晴我也见过很多次,小姑娘漂亮又活泼,很惹人怜爱。全家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观念,一直把晴晴当成掌上明珠。
生二宝之前,夫妻俩跟晴晴沟通的时候,晴晴还很开心,表示喜欢多一个弟弟妹妹,以后也会帮忙照顾妈妈,照顾小宝宝。
刚生下二宝的时候,晴晴也确实有个小姐姐的样子,围在弟弟床边看,抱着弟弟在床上陪妈妈。
但朋友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晴晴对弟弟越来越针对了。经常在她哄二宝的时候,晴晴过来问这问那。弟弟哭,她有时还吼弟弟,有几次差点动手要打二宝。
后来有一次我去朋友家拜访,刚进门,晴晴扑过来打招呼:“王阿姨,我好想你呀,你怎么这么久都没过来……”,朋友老公则拉开晴晴,告诉她:“小弟弟在睡觉,别喊这么大声!”
我私下和朋友说,以后当着晴晴的面,最好不要总说“因为弟弟在怎样怎样,所以你需要怎样怎样”的话。
朋友想了想,感觉平时还真没少说。有时候二宝在睡觉,大宝在床上跳,就会告诉她:“弟弟刚睡着,你别闹腾了”;晴晴不吃饭,浪费粮食,也会跟她说“弟弟学着你呢,你要多吃点”。
从成年人的角度看,这样说似乎并没有什么轻视或者敌对的意思,只是善意的提醒孩子要想想别人。但在孩子眼里,这种话的意思就变成了“因为弟弟可能会不舒服,所以我不能这样做。”
父母可能一句无心的话,会让孩子把一切问题归咎在弟弟身上,她会去从弟弟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没有人告诉她,并不是弟弟睡觉的时候她不可以在床上跳,不可以大吼大叫,而是所有家庭成员,包括出门在外,有人在休息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尽量不去打扰;
也不是因为弟弟在看你在学你,所以你需要不浪费粮食,而是所有的人,都不应该浪费粮食,这是一种基本的素养。
做一个有礼貌,有素质的人,与弟弟或者其他周围的人“会不会不高兴”“会不会有意见”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只是因为这样做是对的,你应该这样去做而已。
03
我还认识一位叫晓月的妈妈,她最大的苦恼是,明明她是最疼爱孩子的,可是在孩子眼里,她却成了一个恶人。
晓月和老公都是上班族,所以平时是婆婆帮忙搭把手照顾孩子。但婆婆年纪大了,教育理念难免就有些陈旧,对小孙子又往往格外的疼爱一些。
每次孩子想吃很多糖,但晓月阻止的时候,婆婆都要跟孩子说:“乖,你妈不让你吃”,“在吃糖,妈妈要生气的”。并不给孩子讲,吃完糖不好好刷牙,会得蛀牙。也不说糖果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几乎只要是婆婆不想让孩子做的事情,都用“妈妈不让”“妈妈知道了打屁股”这样的话来吓唬孩子。
晓月曾经跟老公提出过这个问题,想让老公帮忙沟通,结果老公说:“孩子就得怕个人,反正也都是为了孩子好。”
月儿气不过,质问老公你怎么不让孩子怕你啊,你怎么不去当恶人啊。老公则回答:“我陪孩子时间比你还少,就这么一会我再训他,孩子跟我更不亲了。你是当妈的,孩子怕你也不可能跟你记仇。”
所以全家爸爸、奶奶在孩子眼里都是宠着自己的好人,只有晓月成了动不动就要“生气”、“发火”、“打屁股”,处处限制他的“坏人”。
如果说这样做可以教育出特别好的孩子也就罢了,但问题是,家庭这样给孩子归因,企图让孩子听话,改正错误,孩子是看不到背后的逻辑和道理的,他只能尽量去不让妈妈生气和逃避妈妈的惩罚。
04
长期被用错误的归因教育的孩子,往往是是非观念比较模糊,比较无助,甚至于非常喜欢推卸责任。
他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是被告诉过,这样做A会生气,那样做B会不高兴。
那么孩子们会理所当然的想,是不是如果对另外一个人做了同样的事情,另外一人没有生气,这件事就可以继续做呢?是不是在对方生气之前停下来就可以了呢?
孩子不会记住这个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是不对的,他只会不断的去尝试,父母和外界对他要求的底线在哪里?如果没有明确的底线,他会重复的去实验,去探索。很难直接改正自己的问题。
当孩子经常被教育“妈妈会生气”“妈妈不让”这样的话,孩子心里会形成一种认知,在这个家里最权威的人,对我最有威胁的人原来是“妈妈”。
孩子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意无意的跟“妈妈”对抗,试探“妈妈”的底线,跟“妈妈”展开权力的争夺。比如故意不吃“妈妈”给的食物,故意不在“妈妈”规定的时间睡觉。
一旦孩子的权力争夺失败了,他确定这个家里就是“妈妈”的意志为主,不听“妈妈”的就有麻烦,他就会去讨好这个权威的角色,至少表面上去讨好,不激怒这个权威。
而在权威角色看管不到的时候,孩子很可能会加倍的去做平时权威角色不让他做的事情。成了我们常说的两面派,这样的孩子,往往会非常难管教,也容易误入歧途。
很多人都是习惯外部归因,始终不觉得自己有错,错误都在别人身上。
他自己不小心撞坏了东西,会先说为什么别人没把这个东西放好。他自己做什么事情迟到了,会先责怪周围的人,为什么没有提前提醒他。
包括对待父母,也是一样。这些孩子不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有了问题就会抱怨父母“因为你们,我妥协了多少多少,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孩子没有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不从外界找原因他就会很焦虑,很失控,很无助。他没有办法自信,活出自己。只能不断的复制自己学到的归因方式,埋怨外界环境,把责任推卸给他人。
要教育出一个好孩子,从来都是一件费心劳力的事情。也许吓唬孩子,威胁孩子,能够很快的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话去做,但说到底,我们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变得通情达理,落落大方。
教育是一个很慢很慢的过程,我们有责任拿出耐心来,去认真的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孩子通过我们的教养,长成一个三观正,素质高的成年人。这也是让孩子将来在社会中,能够受到尊重与欢迎的,最可靠的途径。
啃鞋子,吃纸巾,你家宝宝这样过吗?上百位妈妈的回答太胆战心惊
史上最全最好吃的福州东二环泰禾广场美食大集合!拿走不谢!史上最全最好吃的福州东二环泰禾广场美食大集合!拿走不谢!
外酥里软、葱香味浓、好吃忘不掉的葱油饼上桌了,快来品尝吧!你知道香肠的两边是怎么拧起来的么吃了这么多年馒头,你知道让它松软可口的秘密吗?卸货小公举 分享下我孕期 产后碰到的这些事 总结几点经验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