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4 10:06:32 来源:作者:点击:
便利店,一个妈妈带着6岁的儿子正挑东西。儿子说要吃薯片,妈妈摇摇头:薯片热量太高,是垃圾食物,不能吃。
儿子只好噘着嘴,不情不愿地把薯片放下。很快,他眼睛一撇又看中了薯片旁边的手指饼干,刚拿在手中,妈妈又摇摇头,说:“饼干都是油和面粉,一点营养都没有,不可以!”
儿子略带愤怒的看看妈妈,不爽地说:“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你到底让我买什么!”
妈妈说:“你再看看呗!”
“不可以,现在天气冷了,不可以吃冰淇淋!要不你买个酸奶吧!”妈妈替儿子出主意。
儿子彻底怒了,双手抱着胸前,大声嚷道:“什么都不可以,还说让我自己挑。你不是一个好妈妈,我恨你!!”
听了儿子的话,妈妈楞了一下,沉默了一会,提高分贝说:“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我恨你,你是坏妈妈,我不要你了!我要把你撕成碎片!”小朋友怒气冲冲地说,说完,把头扭向一边。
看着这一幕,我原本以为照着前面的架势,后面的剧情走向应该是这位妈妈会勃然大怒,与孩子嘶吼。
出乎意料的是,妈妈深吸一口气,左手一摊,右手捂住胸口,故意装作往后一倒,声音嘶哑,一脸痛苦地说:“啊!我……我……被你撕成碎片了!你,你的武功怎……怎么……这么厉害?”
原本气鼓鼓的儿子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噗呲”一下笑出声来:“妈妈,你现在知道我的厉害了吧!投不投降?”
妈妈举起双手说:“投降!”说完,又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左右看看自己的双手,不确定地动一动,说:“咦,被你撕成碎片了我的手居然还能动诶!”接着两手叉腰,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啊,原来我有特异功能,你的怒火完全伤不到我呢!哈哈哈!”
儿子赶紧双手比出手枪装,对着妈妈一阵扫射,一边射一边说:“妈妈,你被我打中了,你快死啊!”妈妈只好假死,说:“啊!我死了!”
等儿子平静下来,妈妈才走过去,摸摸孩子的头说:“刚刚妈妈什么都反对的时候,你很生气对吗?”孩子点点头。
儿子转了一圈后,拿来一瓶酸奶,说:“妈妈,我还是喝酸奶吧!”
生活中,我们免不了都会遭遇类似的一幕,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曾经动不动说“妈妈我爱你”“妈妈一百分”的那个宝贝动不动一个不高兴,就会说:“妈妈我恨你!”有时候即使被强势镇压后,这样的话孩子不敢说,但也能从他气鼓鼓的表情中看到他的愤怒与不爽。
当孩子说恨妈妈时,做妈的都会感觉拔凉拔凉的,像看见一只白眼狼一样吧!
自从有了孩子,哪一个妈妈不是含辛茹苦,费心费力地养育孩子,自己苦一点累一点都没关系,只要在自己条件允许范围内一定努力给孩子提供最好最优质的生活就可以了。
即使被全世界辜负,即使全世界对自己指责与不满都没关系,只要孩子能理解妈妈的辛苦就什么都值得。
也正因为如此,当听见“我恨你”这三个字从孩子嘴里蹦出来时,妈妈会感觉心都碎了,会感觉内心特别受伤。
这个时候妈妈最容易采取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惩罚孩子,通过惩罚表达自己强烈的反对。
有的妈妈会扭头就走,对孩子说“我不要你了”,用这样的方式惩罚孩子。有的妈妈惩罚方式会更极端,比如会直接拳打脚踢,用体罚的方式表达自己听到孩子话后的愤怒。也有一些妈妈态度会缓和一点,会先与孩子讲道理,讲完再进行惩罚。
另外一种妈妈会采取的态度是用各种微妙的方法来引发孩子的内疚,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忘恩负义会导致父母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
比如有的妈妈会在听到孩子说“妈妈,我恨你”后出现心脏不适或胃疼等症状,尤其孩子越大,生理反应越明显,因为孩子越大,妈妈越会容易把孩子的话当真,情绪反应就会越激烈。
当身边其他人询问为什么会这样时,妈妈就会又气又恨地说:“我怎么养了这么不孝的孩子!”还有的妈妈会独自在一边,默默流泪,让孩子的爸爸出面去教训孩子,让孩子知道他这么说对妈妈的伤害。
这样的反应是我们本能的正常反应。一方面妈妈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与伤心。另一方面也是让孩子知道:憎恨很伤人,憎恨是不好的。从短期效果来看,确实可以有效控制孩子的愤怒。孩子被惩罚或指责后,不敢再随便把这些话挂在嘴上。
但这样的做法真的对孩子好吗?答案却是否定的。从心理学的临床研究来说,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成功的,孩子从家长的态度中会知道,这样的话后果很可怕,很伤人。冷静下来后,他们会内疚与恐惧,这份内疚感又会让他们无比自责。
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又会认识到这种增恨与厌恶的能量,他们会在无意识地驱使下,一次又一次不断重复这种经验,而且大人情绪越激动,他们下一次的恨意表现得越深。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的孩子小时候跟妈妈的关系很好,越大与妈妈的关系越僵,母子间感觉越疏远,尤其到了青春期后,孩子的表现特别叛逆,对妈妈就像仇人一样,不管妈妈说什么,都会引起他特别大的情绪反应。
即使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思想一天天成熟,他与妈妈的距离会拉近,彼此间好像恨意不再,但实际上,这些怨恨愤怒完全没有离开,只是硬生生被压抑下去,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有些成年人还会动不动与妈妈吵架,对妈妈无比憎恨,就是这个原因。
有些情绪反应强烈的孩子被压抑后,更是可能成为病态人格,那些动不动因为表达对父母的恨被惩罚的孩子很可能成为一个离经叛道的罪犯,而那些引发内疚感的孩子则可能成为受虐性神经症患者。这两个研究结果都是心理学有数据支持的。
看到这里,妈妈们或许会提出疑问:既然这两种方法不好,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孩子的恨意呢?难道像文章开头的那位妈妈那样吗?不让孩子知道后果吗?
是的!这个妈妈的做法就是当孩子表达怨恨时妈妈的最佳反应。这样反应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孩子的接纳!
很多时候,孩子说“妈妈,我恨你。”只不过是无意识情况下的口无遮拦,这是孩子成长中攻击性的自然表达。
每个孩子天生都有攻击性,这是所有人成长的动力。这些具有杀伤力的语言及与妈妈对抗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如果妈妈用更强大的力量对孩子进行镇压,孩子攻击性要么会更强,要么被强制压抑后,转头攻击自己,造成很多问题。
当孩子攻击性表达出来时妈妈的接纳,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攻击性并不会造成真的伤害。
所有的情绪(尤其负面情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内心越抗拒,情绪越顽固,下一次爆发频率更高,破坏里更强。反之,情绪越被接纳,越是能够自动离开。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做妈妈的在面对孩子的某些问题时,你没忍住冲孩子大吼大叫了一通。当冷静下来后,整个人会很愧疚,觉得自己太糟糕了。并不断地告诫自己,下次一定要忍住,一定不再大吼大叫。但是,下一次,面对类似场景时,即使你大脑中几百次告诫自己不发火不发火,但最终依然忍不住功亏一篑,嘶吼得比前面一次更严重,怒火更无法控制。
但如果你试一下,接纳自己的怒火,当自己情绪控制不佳时,脑子里不要有那么多批判的声音,不管好与坏,接纳这是自己的一种情绪。当这么做一段时间后,情绪反而慢慢会变得平静。
所以当孩子的负面情绪爆发出来时,妈妈需要做的是接纳。被接纳后,孩子的自控能力会越来越强,他们一天天长大后,反而内心平和,充满爱,与妈妈的关系更好。
父母是成人,而孩子只是孩子。在孩子坦率、直接、主动的表达敌意时,用接纳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就发挥了成人能够有能力做到的“情绪的垃圾桶”的功能,能接住孩子所有的愤怒情绪。
如果父母吼回去或者惩罚孩子,那只是恃强凌弱,父母并不像父母,而是依然像孩子一样在处理问题。
之所以我这么肯定前文那个妈妈的做法,是因为那个妈妈对孩子的态度除了接纳,还有一点是用游戏的方法与孩子互动,游戏会让孩子的记忆更深刻。所以大家看,当妈妈把严肃变成一种游戏后,孩子整个人会放松下来,当孩子的敌意消除后,他反而更能接纳妈妈的要求了。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向他们表明:恩,你现在恨意十足,但是没关系,妈妈可以接纳你的情绪。
你可以说:“哇,妈妈了解了,当我这么说\做的时候,你很愤怒!OK,妈妈接纳你的愤怒!”
或者不带任何情绪,像一个没有感情的录像机一样反问回去:“刚刚我听见你说你恨我,真的吗?”
你也可以把它当成游戏来化解,比如夸张地用动作说:“哇,我看到你的恨像子弹一样射向我,啊,我被打中了!咦,居然没事哦!”
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陪在孩子身边,安静地看着他或是给他一个拥抱都可以。
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怨恨不可怕,我们不必害怕和自责,它是可以控制的!
很多妈妈会觉得自己做不到,在听到孩子说“我恨你”时感到愤怒,伤心,其实最关键的原因也是自己这方面的情绪从来没有被人接纳过。即使自己已经成年,每次恨意(主要是对父母的恨)出来的时候,一样会被指责,或者外界没有人指责,但自己脑海中也有声音不断提出批判。
这个时候,妈妈需要先把目光放回自身,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先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好。这样,妈妈才有能量去接纳孩子。
当妈妈自己越来越强大,内在就会有更多的空间,也会更有力量去接纳孩子的一切哦!
——END——
特别声明:本文为60分妈妈月华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60分妈妈月华”
如未经授权转载,将举报,并追究法律责任!
【60分妈妈月华】畅销育儿书作者,国家级儿童心理咨询师,著有《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得太多》。专注宝宝的吃喝拉撒,生长发育,学习力培养及身心成长,也关注妈妈的心灵成长,健康的母婴关系才能培养出更加杰出的宝宝。如果你想孩子身心灵都能更健康,关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啃鞋子,吃纸巾,你家宝宝这样过吗?上百位妈妈的回答太胆战心惊
史上最全最好吃的福州东二环泰禾广场美食大集合!拿走不谢!史上最全最好吃的福州东二环泰禾广场美食大集合!拿走不谢!
外酥里软、葱香味浓、好吃忘不掉的葱油饼上桌了,快来品尝吧!你知道香肠的两边是怎么拧起来的么吃了这么多年馒头,你知道让它松软可口的秘密吗?卸货小公举 分享下我孕期 产后碰到的这些事 总结几点经验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