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妈妈,我要打死你……

时间:2017-10-13 13:27:01 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我有多么用力地攻击你,就有多么的需要你马路边上,商超里,抑或许多家庭内部,经常会见到跟妈妈撕扯的孩子。那个小人儿,恨恨地挥舞着小拳头,往妈妈身上砸,小腿往妈妈身上踢打,好似整个体内
扫描关注公众号
我有多么用力地攻击你,就有多么的需要你

马路边上,商超里,抑或许多家庭内部,经常会见到跟妈妈扯的孩子。那个小人儿,恨恨地挥舞着小拳,往妈妈身上砸,小妈妈身上踢打,好似整个体内的洪荒之力都爆发了。要命的是,若孩子打了妈妈,而妈妈却搞不定孩子,那么她们做妈妈能力容易被怀疑,甚至被否定。

新近播出的《不可思议的妈妈》里,郑希怡就因为搞不定女儿而备受诟病,甚至自己就开始怀疑起自己来。

我一个朋友也跟我诉苦过。她儿子在她面前。每回一孩子爸就边上说一次:看看你,把他都惯坏了。朋友当时就一口老。事情真的这么糟糕吗?只在妈妈面前腾的孩子,究竟在说什么

他们的行为其实在表达:

因为知道你我,不会真的记恨我、抛弃我,我才敢跟你拼,和你同时因为我你,又不知道如何说,所以才用我自己的方式去传达。

了,孩子们实在是谁,就更容易欺负谁。这跟很多成人冲所之人发火,异曲同工。我跟你啊纠缠啊捶打啊,只因为我想从你这里要一些东西。我有多么用力地攻击你,就有多么的需要你。

孩子通过“打”,在要什么

0-2岁:妈妈,我要陪伴

我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儿子相处了。工作已经够累了,回家再面对儿子,我总感觉力不从心。跟他爸爸、奶奶一块儿都还好,到我面前就难缠得很。比如,我看电视的时候,他会拿起电视遥控器打我、砸我,我抢过来,他就追在我身后喊。

一开始我会直接揍他,我也知道打孩子不对,现在我就躲开他,我憋着火!可我不理他,他会妈妈妈妈一声比一声高。想想我儿子很可怜,我不是个好妈妈!”

这是一个朋友给我的留言,言辞中充满了无力感。朋友儿子是一周岁断奶的,断了奶她就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了。这个一岁多的小孩,其实经历了“断奶”、“妈妈上班”两个分离事件导致焦虑。他体验到的是:妈妈离开了,我被抛弃了。

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不够,只能用最原始的踢打、攻击去跟妈妈表达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忧虑。如果妈妈情绪平和地接住孩子的攻击,就会像一双无形的承托和安抚孩子,把他从情绪的洪流中解救出来。

妈妈若以暴制暴,抑或干脆冷处理、不回应,只会加重孩子的担忧。而更多的担忧,又会导致更多的攻击。如此,母子间的互动陷入恶循环。

要走出这个循环,妈妈需要看到孩子攻击行为背后的潜台词:妈妈,我好怕!用你的拥抱安抚我,用你的专心陪伴,证明你还着我。

2-6岁:妈妈,我需要帮助

马雅舒的女儿米娅,上《妈妈是超人》节目的时候四岁,正是容易冲动、攻击强的年纪。妈妈让她睡觉,她不肯,还站到妈妈身上又打又踩。

这时的小女孩,其实掉进了情绪洞里。她的攻击行为更像是在呼救:妈妈帮帮我,愤怒淹没了我,让我透不过气来。

这时候,妈妈最好能做到:保持情绪稳定,并坚守自己的底线,待孩子情绪逐渐弱下来,给以共情:你刚才很生气/愤怒/伤心……因为……

这一系列做法,能帮孩子认清所处情境,引领孩子穿越情绪洞。这里,最重要的是妈妈能笃定地、有力量地待在那里。这种力量感和掌控感,会让孩子逐渐能够学会控制他们自己的情绪行为习得必要的规矩规范。

马雅舒在女儿面前却是一个慌乱的、不稳定的状态。譬如,孩子冰淇淋,她不同意;孩子一耍赖她就妥协了;再譬如,孩子她备好的果,偏要孩子一求她就同意了。

她不知道的是,一个任的、反复战胜妈妈孩子,她并没有安全感和乐可言。因为她注定会在离开妈妈后,在外面的世界里反复碰壁。她真正需要的不是妈妈原则地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妈妈稳定地在那里,并施加情绪上的搭救。

6-18岁:妈妈,我想要自主权

前两天,听一个亲戚诉,她读中学的儿子差一点打了她!

她说:“要去上补习班的,我看他磨蹭我就过去给他整理,多说了他几句,儿子竟然跟我话。我当时就火冒三丈打了他,他就想还。不是他爸爸拦着那拳就砸到我身上了!”

引起我注意的不是男孩妈妈动作,而是儿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了,这位妈妈却仍在给孩子整理,监督孩子生活点滴。

这个孩子“打”妈妈动作更像是要推开妈妈,希望跟妈妈保持距离。

加拿大年轻导演哈维尔·多兰,在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中这样说:“我确信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候都恨过自己的妈妈。”电影中的主角于贝尔19岁。他其实很母亲。然而,他经常幻想“杀掉”母亲。

整个电影用令人毛骨悚然的标题和放大的母子矛盾细节,去呈现一个孩子妈妈恨交织的攻击,不过是想表达:妈妈,我用“恨”来跟你保持距离;妈妈,请放吧,你放越多,我就受伤越少,越能够真正长大。

妈妈们的建议

客体关系理论说,人生关系两大难,一个是怕被抛弃,一个是怕被吞噬。这两样,打妈妈孩子占全了。

他们要么为了不被、不被妈妈接纳而担心着;要么为了跟妈妈过近、被妈妈的意志捆绑而忧虑着。

说到底,每个打妈妈孩子,都是焦虑孩子妈妈们要做的,不是“打回去”,更不是完全不作为,而是施以援接住孩子的攻击孩子很早就懂得攻击了,“打”只是其中的一种。一个饿的小儿,当妈妈乳房送到孩子嘴边时,孩子会狠狠地含住乳房,嘴巴里还会哼唧或者上一会儿。这个、狠咬的动作,就是攻击。

孩子能力控制自己的臂,,他们逐渐又学会了打,,掐,抓等动作心理学认为,从来到这个世上,孩子就有这样一股原初的活力。饿了要奶,渴了要,开心了要游戏,愤怒了要、甚至打人

所有这些攻击,都是一个饱含力量的“要”的动作正是靠着这种暗的生命力,孩子得以存活于世。

所以,妈妈最好能够耐受住孩子的攻击(不打回去、不冷处理),守护在孩子身边,待孩子情绪平稳下来再做沟通引导。等孩子学会用语言去提出需要,去表达愤怒时,“打”就会被替代掉了。

扛住孩子的攻击,并非任由他去打,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一直打?因为孩子的“需要”一直未曾被父母看见,或者父母只知道暴力镇压,却未曾教会孩子言语化,那么孩子打人行为,就会固着下来。

王艳当初带儿子球球参加真人秀,被爆出儿子会直接打妈妈、骂妈妈

对此,王艳显然缺乏应有的界限。这样的教养导致儿子节目中,骂导演,各种,各种不适应。

面对孩子的失控、攻击,妈妈需要当即紧握住孩子,予以制止。抑或孩子父亲介入阻拦。孩子需要这样的限制。如果不,孩子事后其实会内疚。

最要紧的是,孩子可能会打顺了:今天能打,明天就能打;父母能打,其他人为何不能打;妈妈都允许我打她,那他日我就活该被别人打。

这样的后果不可想象。为了孩子安全乐,妈妈们必须要守住做妈妈的力量和底线。

该放,就放

读到一个新闻,说一个年届不惑的男人,把他的老母亲臂打骨折了,起因则是母亲跑去劝他别赌了,回家管管孩子

当舆论一边倒地去指责眼狼时,这个男人说:“她什么事都管着我!我都这个年纪了她还事事来管我!”言语中充满了难言的愤怒。这个儿子的大逆不道,的确令人心寒。然而,这位母亲至今仍然把儿子当小孩子养的事实,却更加令人心惊。

近日,小龙女吴卓林宣布“出*柜”,并PO出和女友的甜蜜照。吴绮莉淡定回应,并且祝福:不管怎样,永远你。

想起此前,新闻里时不时爆出这对母女相相杀的新闻。吴卓林甚至接连报警“抓妈妈”,事实上只是为了拯救妈妈

女儿同 * * 恋这件事,吴绮莉应该不是才知道的。接受女儿出 * 柜的事实,吴绮莉应该了不少时间

也许,这个妈妈真的已经想通了。该放的时候,就放吧。对谁都好。

最后,海桑的一首,送给天下所有父母

《一个小小孩

一个小小孩,如果他干干净

衣帽整齐,如果他规规矩

这可并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开口

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见再见你好

如果他四岁就能让梨

这又有什么意义

一个小小孩,应该是满地乱滚

满街疯跑,脸和小兮兮的

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

他应该长时间着毫无目的的游戏

他是一只自私、可又残酷的小动物

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

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

而不是朽坏下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