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暗流涌动,酒类流通变革起步

时间:2018-04-13 17:46:47 来源:华夏酒报作者:酒类点击:

导读:市场经济暗流涌动,酒类流通变革起步2018-04-13 17:33 来源:华夏酒报从1978年至2018年,改革开放走过了40个年头。40年
扫描关注公众号

从1978年至2018年,改革开放走过了40个年

40年来,我国各行各业在生产、流通、消费等众多环节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是日新月异的中国最真实的写照。

以酒类产业为例,1978年我国酒、啤酒和葡萄酒产量分别为143.74万千升、41万千升和6.4万千升,而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酒企业总产量已达到1198万千升、啤酒总产量4401.5万千升、葡萄酒总产量100.1万千升。数字膨胀的背后,是酒类产业链条上每一个环节的不断革新与壮大。

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一环,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在过去40年间发生了深刻的巨变。

计划经济时代的老供销、老酒,到时下的云商云店、无人零售,随着新思维、新模式的不断涌现,酒类流通企业从野蛮生长流通变革到规范发展,从粗放管理到精细运作,从区域崛起到全国扩张,以敢为天下先的自我革新意识,不断在酒类商业变迁中注入时代精神

从1978年到上世纪90年代之初,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摸索时期,也是酒类流通变革的起步阶段

从整体流通环境来看,这一阶段,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流通格局逐步形成。

具体到酒类流通行业,层级较多且相对封闭的各级国有酒公司仍然是酒类产品的主流分销渠道,但在这一时期,市场的活已经暗流涌动,这为日后不断进的酒类流通变革埋下了伏笔。

短缺经济时代的统购统销模式

上世纪50年代末,国务院在关于商品分级管理办法通知中明确规定:要在商业体制方面贯彻全国一盘棋的原则,全国商品应分为三类,食和烤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而被列为第一类,卷烟、八大名酒、奶粉食品为第二类,除此之外的商品为第三类。第一类由国务院集中安排管理,第二类由国务院确定商品政策、统一平衡安排,第三类则实行随行就市的管理办法

第三类商品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商品,由于品种繁多,生产企业规模较小,原材料来源广泛,不适宜实行计划管理,诸如八大名酒之外的酒、奶粉之外的奶制品、罐果、糕点等便成为商业部门进行调剂和补充市场供应的重要商品。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括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经济总体上仍处于短缺经济计划订货、统购销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保证供求平衡,满足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重要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自上而下进行分配,国营商业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呈阶梯状态的各级国有酒公司成为这一阶段酒类产品的主流分销渠道。

在这种渠道模式下,酒类流通首先由一级批发站(省级酒公司)将产品计划调拨或授权给二级批发站(地市级酒公司),再逐级向下调拨给三级(县级酒公司)、四级批发站(乡镇级酒公司),再由三、四级批发站将产品批发给零售商。每级批发价之间以及批发价到零售价之间都有明确规定的价差,并且产品只能在规定的渠道内流通,渠道相对封闭,且缺乏自主权。

直到1982年,为了向市场经济转型,当时的国家物价局、轻工业部、商业部发布了《关于逐步放开小商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报告》。《报告规定,三类工业产品中的小百货、小文化用品、小日用杂品、小农具、小食品等9类小商品中的6类160种小商品的价格根据国家经济状况逐步放开,价格不由国家统一规定,实行市场调节。定价方面规定,商业选购的小商品,由工商企业协商定价;工业自销为主的小商品,由工业定价。小商品价格放开为企业经营提供了部分自主权,成为市场经济的开端,为酒类市场放开提供了基础。

1983年国家就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征求北京意见北京市酒类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之间针对酒类销售自主权曾展开激烈的辩论。会议最终决定实行统购统销与自销两种销售模式,酒类生产企业由此获得了部分自主经营权,企业自销部分由企业自主定价并申报物价部门审批。

为了进一步调动企业的积极,把经济搞活,1984年5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根据《规定》,企业在确保完成国家计划国家供货合同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安排增产国家建设和市场需要的产品。在产品销售方面,除国家特殊规定不准自销的产品外,括企业分成的产品国家计划外超产的产品、试制的新产品、购销部门不收购的产品和库存积压的产品都可以进行自销。

由于该《规定》并未将酒类产品列为不准自销的产品,从而结束了已实行多年的酒类统购统销模式,放开了酒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权。之后,国务院又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相关配套规定保证了酒类企业自主经营的合法

到1985年,我国第一批从计划经济管理转为市场调节产品括酒精、酒、果露酒和葡萄酒,基本打破了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销售模式,实现了自产自销的市场化转型,对酒类生产企业和流通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名酒价格放开加速酒类商业进程

在现代酒类商业变迁中,1988年名酒价格的放开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而对于当年的情况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员记忆犹新。

刘员介绍说,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粮食供应紧张国家会专门调拨一部分粮食用于酒类生产生产出来的酒由国营酒公司统一分配。那时,每个酒厂都有住厂员,负责记录每天酒的生产、流出和整体分配情况。针对国家名酒,商业部会将其列入计划分配到各省市,在定价上由商业部和国家物价局统一定价。

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茅台酒的标杆价格是8元,80年代中期为11.8元。这是当时北京市场的价格,根据地区的不同、运费差异等还存在地区差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酒类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酒厂逐渐可以独立销售一部分酒,但是总体上酒类供应仍然紧张。商业部将名酒分配到各省市,主要是满足政府、部队以及特殊需要,市场上很难买到名酒产品北京也只有在国庆等大型节日期间才有少量名酒投放市场。

由于名酒产品在市场上十分稀缺,进而市场价格上涨,于是出现了计划内、计划外两种价格。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实行计划价格,企业自销的部分则实行计划价格,两种价格差别较大,导致市场上倒买倒卖等乱象横生。

在这种形势下,商业部、国家物价局、烟酒局和轻工部多次召开会议反复研究,最终在1988年7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名酒价格全面放开,实行市场调节

名酒价格的放开,对整个酒类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品价格和销售完全取决于市场变化,这对企业的发展品牌的壮大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酒类商业进程也由此进入一段发展期。

作为酒类行业的“晴雨表”,全国酒会见证和记录了这一转型阶段的酒类商业变迁。

计划经济阶段,由于资源稀少、供应相对紧张,商业部按照“保证特需,照顾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通过早期酒会来实现计划内商品之外日用消费食品的调剂和分配。在这一阶段酒会的质仍是计划会和供应会。

直到1984年之前,酒会的参与者还主要是国有商业三级批发及部分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是商办工业),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很少。

“那时酒会还叫‘三类商品(物资)交流会’,一般企业都属于会外代表,是没有资格参加交流会的。”刘员回忆说,从1984年开始,“三类商品交流会”更名为“全国酒三类商品交流会”,并改变一年一度的历史,每年于春、两季举办两次,同时确定了不按经济成分,不分企业大小,不按地区划分,面向社会开放办会的原则

在1984年交会的总结中有这样的评价:“交流会不仅有国有商业,也有工业企业,集体、乡镇企业,成交价格不做死规定,由双方协商议价。”“通过交流会使买卖双方直接见面,既减少了流通环节,又使企业了解了消费结构的变化,以便生产对路的产品。”

1988年为了进一步做好酒会的组织工作,商业部副食品局在郑州召开了第一次酒会研讨会,会议肯定了开放式的办会方法,并确定了参会商品的展示由分散向集中过渡的原则

1990年春天,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的交流会则正式实施了集中布展、集中交易的规范化发展

从封闭到开放,从松散到规范,从单一经济成分到多种经济成分,从计划会、供应会到买卖双方直接交流协商议价,在全国酒会的见证下,中国酒类商业进程和流通格局逐渐迎来市场化新局面。尽管这一时期的流通变革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的活力已经显现,酒类流通行业的春天正在到来。

编辑:王玉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