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蹲点笔记(1)大师傅休假了……

时间:2018-03-26 09:44:25 来源:盐之味作者:牛肉点击:

导读:川菜蹲点笔记(1)大师傅休假了……2018-03-26 09:24 来源:盐之味一个普通的周五中午,到1点还有客人点菜。负责炒菜的掌勺之一邓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一个普通的周五中午,到1点还有客人点。负责炒的掌勺之一邓师傅休假了,另一位李师傅忙着自己品。平时打荷的小唐临危上阵,负责炒

小唐是雅安汉源人,我俩曾兴致勃勃地聊过蛮久他家种的椒。他16岁开始学厨,今年不过20岁,但是配、切都难不倒他,能反应、跟上大师傅的节奏。当然,他的上有很多细色条纹,那是曾经的刀口。来这里之前,他在学校食堂、农家乐等餐厅工作过,现在拜李厨师长为师,应该会暂时安稳下来。看他炒的架势,也很有模有样。

这天中午,有客人点了一份煮牛。这是川的名,起源于都自贡。当地盛产井,从井下采集卤全靠牛拉动绞盘。去年在自贡采访,大厨周可行师傅曾专门带我去燊海井看了提捞卤的大,运行时需要4-5牛来拉动。类似这样的井,自贡业全盛时期有3000多口,牛的数量可想而知。高强度的劳动下,牛不堪重负,病死、累死的不计其数。当地劳工几乎顿顿牛,加点姜葱、椒,再顺抓把来煮,这就是煮牛的由来。等到清朝后期,椒传入四川,煮牛演进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模样(不过成都和自贡两地的煮牛做法仍不完全相同,可见烹饪也是“一地一俗”)。

实在很难相信工们顿顿,直到我看到这张照片上的肌……

和邓师傅的做法一样,小唐也是先将莴笋、蒜苗、芹段炒至断生,放在碗底,然后将码味后的牛抹上淀粉抓匀,再放入炒好的料里煮开、勾芡、倒到上,撒上蒜粒、葱末、刀口椒,最后浇上

这道恰好我看彭子渝师傅教学过,也曾跟周可行师傅聊过挂芡的问题。忍不住夹了一小块牛尝一下味道:天!牛完全咬不动!我跟小唐比划势,他很紧张地夹起一块,看他腮帮子鼓动着咬了半天还没咽下去,我忍不住问他:怎么办?没想到李厨师长突然出现(厨师长总是在你最不希望他出现的时候出现),问我怎么了。我只好实话实说。厨师长也拿起筷子夹了一口牛,然后挥说:重做!

小唐只好放下筷子、低去切新的牛。为了保鲜,牛里脊日常都是冻起来的,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硬邦邦的切片也容易。切好的牛解冻以后才能调味、勾芡。那天小唐赶时间,略去了解冻的环节,并且芡粉也下得少(我有委婉地提出来,但是毕竟不是专业人员,不敢跟小唐说他没有放够)。为了保证嫩,餐厅会在解冻的时候调入少许嫩粉和,不过在调味之前会用清洗净。

李厨师长拿过炒勺,把锅迅速涮洗干净,然后将牛反复抓揉,确保解冻完成,再一点点码味,抓了一大把淀粉继续揉搓,新做了一份煮牛。他示意我再尝一尝:我夹起一块裹了淀粉、滑溜溜的牛,这次很嫩!

帮徒弟炒了几个以后,厨师长接了个电话,转身走出了厨房

小唐继续炒,我在边上帮他上——整个中午我都很紧张,生怕有老饕提意见香茄子一出锅,我又试了一块:酸,倒多了……我一边把往外面端,一边心点这道的顾客。

三天后,邓师傅才回来。不知道那三天来的顾客会不会就此觉得这家餐厅“技术不行”。

厨师休假,的人当然不知道(除非你天天,能体会出味道的细微差别)。但我可以告诉你,非中央厨房管控的餐厅,最好不要赶餐厅打烊的时候去,那个时候大师傅肯定已经休息了,炒的是留下来收拾厨房的徒弟们。当然,并不是所有徒弟做的都不如师傅,但是你到“非正宗”品的可能会增加至少一倍。

附:名词解释

打荷:后厨的一个职位,负责将砧板切好配好的原料腌好调味、上粉上浆、用炉子烹制、协助厨师制作造型简单的说就是厨房里面的全能选

煮牛的家常做法,参见我之前写的煮牛得跳做法可能有问题……

自贡做法参见在煮牛发源地,这道是这么做的——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