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经典戚风蛋糕 失败戚风狙击手

时间:2018-03-24 10:04:29 来源:大蓝鲸烘焙圈作者:打蛋器点击:

导读:详解经典戚风蛋糕 失败戚风狙击手2018-03-24 09:46 来源:大蓝鲸烘焙圈很多人问我,戚风蛋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会遇到很多问题,这
扫描关注公众号

很多人问我,戚风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怎么避免呢?今天不多废话,正儿八经跟大家分享一个很有深度也很有帮助的经典详解~

戚风糕说起来好像不是很难,但是它确实是一个对烤箱温度、打发的溶解和打发程度)、拌合技术有着比较高要求的活儿,某一个环节没做好,就会导致整个糕的失败

现在重点说说这三个要素

1、烤箱:

烤箱的内空越高,烤出成品越好。由于我的烤箱内空是25.5cm,属于比较低的,高火的情况下上表面容易烤糊,而且发管离食物较近,烤制温度容易比设定温度偏高。一般内空高于30cm的烤箱上色更加均匀,上表面也不易烤糊,温度也更准确。温度控制:各品牌对于温度控制可能有不同的技术。但就我所知的,我家那款烤箱控温就是烤一个简易的控温器来实现的(烤箱内没有精确的温度传感器),以至于烘烤一会过后烤箱温度要比设定温度高出20-30度,而且据我观察烤箱下火比上火猛烈。这里就是造成我泪史的关键问题了:戚风糕烤制时要求上火高、下火低的环境。如果下火过猛,就会造成糕疯长,表面开裂。但是一拿出烤箱就马上坍塌,因为中间无法烤熟。

在的解决方案是,烤箱中层放2层盘,低温烤制,目前比较圆满的解决了烤箱本身问题。或者用浴的放底层烤制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见下图,我用浴法烤制的酸奶戚风。气泡细腻且均匀,但是缺点是整体偏湿润哈,不是那么干爽。

2、打发

这绝对是很关键的一步,的打发质量直接影响糕的品质。

什么要打至粗泡才开始加,因为加后会增加粘度,不利于打发,所以先用低速打发至粗泡后加。最好加粉,实在没有粉可以用绵或者自己用料理机粉(一定要打细致)。

注意了:每次加后一定要低速搅打待粉(绵)完全溶解后,才能调至中速后再高速搅打。粉经15秒的低速搅打可以完全溶解,绵要经过30秒~1分钟左右低速搅打才能完全溶解。

对于这里的原因,我的观点是低速搅打出来的气泡比较细腻,加入后低速搅打是为了打出更多细腻且稳定的气泡。如果一开始就用高速搅打,加入搅打稳定的也是大气泡,最后会造成打到硬发泡的时候体积膨大、气泡粗大,拌合的时候很容易消泡。我有段时间,基本全程高速打最后才改低速搅打,这样的粗糙拌合容易大量消泡。而且粗糙的气泡也容易造成表面开裂。

3、拌合

就是我们常说的切拌技术了哈。

拌合时右用刮刀像切那样在盆里一字来回,同时右逆时针方向地转动打盆至拌合均匀。很多tx怕拌合,老是觉得会消泡,所以可能面糊都没有混合均匀就送进烤箱烤了。其实哈,真正打发细腻的是不容易消泡的哟(不能画圈拌合哈)。tx们观察下拌合好的面糊(见下图),打发到位的会使拌好的面糊浓稠细腻。打发过于粗糙的拌合出的面糊很稀、流动较强,眼睛观察泡泡较粗大,而且正在陆续爆裂哟。

完美的戚风应该是不开裂、不回缩、出炉按压没有沙沙声、像海绵一样按压可以还原,表皮色泽而不焦。大家可以看到下面的按压测试,基本就是1秒钟时间还原的。这就是完全成熟的戚风,拥有超好的弹力如下图:

6寸戚风的用量

这个配方是6寸戚风的量,想要做8寸糕的,把所有的用量翻倍就是了。 另外对于只有8寸模具的亲来说,这也是个福音。虽然6寸戚风的量做出的面糊倒入8寸的模具会显得有点少。但是亲们呐,面糊越薄,糕越容易烤制成熟费的时间也相对少些,换而言之成功的几率又大了两层哟~~~绝对是福气呀福气呀。

配方表:

2个(65g/个),低筋面粉45g,牛奶30g,玉米25g,粉10g(加入),粉25g(加入),塔塔粉一点,6寸活底糕模一个,烤箱中层(底层放置一个烤盘,中层放置一个烤盘)130度55分钟,150度10分钟。

步骤

1、30g牛奶中加入10g

2、等待粉完全溶解,形成均匀的液体

3、加入25g玉米

4、画圈拌匀后,牛奶玉米形成了均匀的乳浊液

5、加入2个,拌匀即可,不需要搅拌出许多气泡来

6、加入少量的面粉(大概1/5),画十字拌匀

7、加入剩余的面粉,画十字拌匀

8、拌合后均匀无颗粒的

9、在中加入少量的塔塔粉,打器开1档低速划圈打发。

ps:如果没有塔塔粉,可以用几滴或者一小撮的食代替。此举主要是为了调节的ph值,便于打发。

10、打至粗泡时,加入一小匙(非标准量匙),用1档继续划圈打发。大约15秒钟后,加入第二匙,用1档继续划圈打发。大约15秒钟后,加入第三匙,用1档继续划圈打发。大约15秒钟后,加入第四匙(这时25g粉大概还剩余了1/3左右),用1档继续划圈打发1分钟。

11、达到湿发泡阶段(长而弯曲的尖角),加入剩下的继续打发。

我的打发程序是:1档1分钟——2档2分钟——1档2分钟。这样比较一点,但是打出的气泡是非常细腻的,越细腻的泡泡拌合时越不容易消泡哟。

12、达到硬发泡阶段(短小而硬挺的尖角),停止打发。

13、将1/3的放入糊中

14、用切拌法拌匀

15、再将拌好的糊倒回中,切拌法拌匀

16、拌好的面糊应该是比较浓稠细腻的状态,纹路是很明显的哟

17、迅速入模,震出大气泡,烤箱中层130度55分钟,150度10分钟。

警戒:放入烤箱后也不要懈怠,注意观察糕的生长情况。不要以为十来分钟就长过模具高度的是好事情哟,这样过分的疯长,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烤箱底火高了。方案有加烤盘、温度降低10度,实在不行就浴,自己进行调节找出最合适方法。一个正常生长的戚风要在放入烤箱20分钟左右(130度烤制时)才会长到模具的高度哟。

拿出烤箱后,让模具从10cm的高处落下(和震出气泡一样的操作)2-3次,倒扣晾凉后脱模取出。

番外篇:

为了帮大家更好的了解发泡的情况,请看下面的大图解析

在这里啰嗦一下,怎么拔出标准的尖角来。同一盆,从不同角度,不同速度拔出的尖角也会不尽相同。为了保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检测方法建议大家每次拔尖角都按照如下方法:关闭打器的同时轻轻(速度不要太)将打垂直拔出,就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尖角形态了。

提起打器,气泡完全下垂,且没有形成锐利的尖角,用1档继续划圈打发。

气泡形成弯曲的尖角并能被晃动(很柔软),表面也显得细腻光滑了,此时到达湿发泡阶段。打器1档字盆内划圈无阻力。

气泡形成较长尖角,尖端微微弯曲。

器1档字盆内划圈稍稍有阻力。

形成较短尖角,气泡细腻有型。

器1档划圈感到有比较明显阻力。

形成圆润短小尖角,气泡细腻非常有型,硬发泡阶段

器1档划圈感到阻力较大,2档感到有阻力。

发泡时,纹路明显,气泡细腻(此图为超微距拍摄,所以还能看到颗颗均匀的气泡)。

再来看看气泡的变化

粗泡时的状态。

粗泡加,1档打发15秒的状态。

再次加后,1档打发15秒的状态。

再次加后,1档打发15秒的状态

此时泡沫外观呈粗砂状,能看到比较粗的小气泡,基本没有纹路。

继续打发,泡沫外观变细砂状,纹路稍稍变明显。

继续打发,泡沫外观变磨砂状,纹路越来越清晰,此时为接近湿发泡阶段

继续打发,泡沫外观变光滑的奶状,纹路清晰,此时达到湿发泡阶段。打器1档划圈无阻力。

继续打发到泡沫外观光滑细腻,纹路清晰,此时介于湿发泡与硬发泡之间。打器1档划圈有阻力。

打发到硬发泡阶段,形成短小直立的尖角,纹路非常明显、硬挺,光泽细腻。打器1档划圈有较大阻力,2档划圈也能感到阻力。

对于新,我有一点小建议。一开始学做烘焙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做戚风糕,可以先从简单干做起,那个基本是零失败。在有了一定经验和对烤箱的熟悉之后,再糕。如果一来就先做戚风的话,不小心就会造成一连串的失败,对自信心的打击是很大的。

我从开始就是从戚风做起的,基本经历了很长时间反复失败期(一年无数次的塌陷、糊顶、裂口,真的会让一向认为自己心灵巧的人感觉到非常之崩溃),还好坚持不懈地浪费着egg挺了过来。又经历成长期(重拾信心),终于有了现在像模像样的戚风糕了。

最后,祝大家看完后能一扫阴霾,重整旗鼓做出最最漂亮的戚风来!!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