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抗战另一面:陕西有了胡辣汤,重庆成了美食之都

时间:2017-10-14 01:33:47 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文|王戡汤是西安市民离不开的早餐,已经与肉夹馍、羊肉泡馍共同成为这座城市的风味名片。这一碗鲜香浓郁究竟从何而来?“独立起源说”与“豫汤西迁说”各有拥趸,争论激烈程度不亚于人类是否来
扫描关注公众号
文|王戡

是西安市民离不开的早餐,已经与夹馍、羊泡馍共同成为这座城市的风味名片。这一碗鲜香浓郁究竟从何而来?“独立起源说”与“豫西迁说”各有拥趸,争论激烈程度不亚于人类是否来自非洲的大哉问。对生活在西安的“道北人”来说,胡就是来自故乡河南,而传来的时期和理由也很明确——抗日战争。这场绵延八年的战争不仅改变中国社会,也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味蕾与胃。

作家梁实籍贯浙江杭州,但素来以北京人自居,毕竟生于斯长于斯,谈起羊也说“是北平人主要的食用之一。不知何故很多人家根本,我家里就不曾进门”。任教青岛期间,梁实托人专门在北京订制了一具烤支子,用北京大宴宾客。离开北京40年后,梁实还在怀念,“我离开青岛时把支子送给同事赵少侯,此后抗战军兴,友朋星散,这青岛独有的一个支子就不知流落何方了”。

梁实

作为有闲阶级的梁实毕竟只是饮食消费者,故乡风味仅仅用于怀念。对同样随着抗战爆发开始逃难流亡的普通民众而言,家乡小意义则不止于聊解乡愁,而是可以安身立命、养活全家的艺。1938年6月园口决堤,大批泛区民众逆向西,逃到因陇海路和平汉路交叉而发展起来的郑州,把金河北的老坟岗变成了家乡风味美食城,“豆沫、豆腐脑、火烧、条、稀、锅盔、杠子模、烧鸡、牛、山楂串、烤红薯等最为常见”,逐渐形成了字号,“牛家火烧、王家豆沫、家烧鸡、李长庚羊、马大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了老坟岗风味小的精品”(赵富海《老郑州民俗圣地老坟岗》)。1942年大饥荒期间,几十万河南人继续向西逃难,入潼关、进关中,在西安道北聚居,也把胡等河南小带到了陕西,和本地小融合互动,一路绵延发展至今。

在西安人看来,西安胡和道北胡区别在于丁,河南人却能从中不同。有的摊位大加生、面筋,显然是开封风味;有的摊位能出一块块炖,当是舞阳北舞渡胡一脉;多粉皮的摊位大约来自鲁山,多粉条的摊位也许源于汝州。多少抛家舍业的流亡辛酸泪,都被一碗胡的五味杂陈承载。

1937 年,东北某地,街

与河南小命运相似的还有安徽。早在晚清时,徽就随着淮军和徽商遍布各大商埠码,举凡武汉、南京、杭州、苏州,每座城市总有二三十家徽馆子,街边飘着的味道。在上海,徽更成为魔都一景,租界内外每条大街都会有一两间馆子。仅据《绩溪县志》统计,抗战爆发前夕上海徽馆子已经有148家。沪上作家王定九为导游《上海门径》写《的门径》时,将上海称之为“徽气笼罩”的城市。

上海沦陷之后,“徽气”也随着军政官员和民众撤向后方,越过家乡的大别山,深入湘鄂川滇内陆省份。《绩溪县志》不无炫耀地宣称,东起湖南衡阳,西至云南畹町,沿途2000里路线上的二十多个县市中便有52家徽馆子。奇怪的是,这些馆子到了后方,舍弃“万家春”“富贵春”这类在江南常用的名字,改用“上海大店”“杭州店”的牌匾以彰显自己来历不凡。仅自称“苏州大店”的徽馆子,在湖南衡阳、贵州贵阳和云南昆明便各有一家。

随着东西迁、北食南下,后方两大都市——聚集军政高层的战时陪都重庆,和驻有西南联合大学的昆明,成为八方色荟萃的美食之都。

抗战时期,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小凳者)与战士们会餐

据重庆市警察局统计,1943年全市餐馆高达1789家,超过了战前的上海。其中既有颐之时、蓉村这样的老牌川,也有龙王庙湖北店、龙池口粤香村、都邮街冠生园这样的下江馆子(川渝人称呼外地人为下江人,以此得名),甚至还办起国际店、俄国餐厅这样的西餐馆。

昆明也是如此。市民李瑞回忆,这座城市的餐馆在战前“并没形成滇味体系,其规模也达不到餐饮品级”,但抗战之后,随着名厨内迁,餐饮业变得异常火爆,“在昆明开成了罗万象的情况,昆明食客地便可品尝全国美食,大朵颐”,逃难而来的各地学子,也可以靠食物一解乡愁。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