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烤冷面图鉴

时间:2018-07-04 04:35:36 来源:李小白爱吃锅包肉作者:冷面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生命之火,食欲之光

晚上十点,家住天通苑的李女士刚加班回家,在路边买了一份双加烤肠的酸甜口烤冷面,不忘给室友也打了一份并加了几串烤面筋,当老板将气腾腾的烤冷面送到李女士的中,她疲惫的脸上不禁露出了幸福容。

有马路子的地方就有路边摊。它常见于学校门口,小区门口,公交站旁,地口周围。在我的老家还常见于大型中老年蹦迪现场(即广场舞)。在路边摊的江湖里汇集着板烧,麻烫,关东煮等各路大咖,可谓群星璀璨,但在东北,要说这路边摊的扛把子,必须烤冷面不可。

说起烤冷面的背景其实并不显赫,它出身根,不像一些特色小有历史名人为它打call,它只是不小心起源于龙江鸡西市的一个神秘三轮上。相传那是在1997年,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摊主盖大爷本打算买来冷面自己晚上回去的,数量很少只有几张,结果在学生的要求下就下了锅炸,由于冷面板比较厚,本以为炸出来的面会又硬又脆,结果恰恰相反,炸出来以后刷上酱,又松又软,而且的时候丝丝分明,故名钢丝面。(其实我小时候还听说过“千丝面”的叫法)

几张冷面板第一天数分钟内便抢购一空。第二天门口的小摊便纷纷效仿,由于小贩不只是锅,还有板炭烤等。于是便有了板,碳烤,炸等做法的钢丝面。几年后,炸面失板烤冷面销量远大于炸,所以各类商贩不断的推陈出新,不光是单独的加工冷面板,出现了冷面夹葱洋葱调味,又有了夹馅,夹肠,加等。就这样简单食材在一个偶然的巧合下赋予了新的灵魂,从东北开始向全国各地(北方居多)流传开来,成全了日后无数人的口腹之欲。(感谢盖大爷为我们打开美味新世界的大门,为大爷动打call!)

舌尖上的美味

常年做烤冷面的师傅法都特利落,烧板上,先刷一层,铺上冷面皮,加。面上磕一个,用铲子把均匀散开,撒芝麻,翻个个儿,倒刷酱,撒上洋葱香。加根烤肠就算是开了荤,要是再加个鸡柳,条,金针菇,培根卷那就是超级无敌至尊VIP版烤冷面了。把所有东西裹好,老板拿着铲子“咔咔咔”几下利落的切段,盛碗戳上竹签,这就算齐活儿了,此时你就可以满心欢喜美滋滋的接过去享用心了。

(现在有的店还发明了一种烤冷面里放榴莲和芝士的法,但这种反人类的法无疑已经失去了烤冷面的灵魂所在)

一口咬下去,的软滑,冷面的劲道,配上特制的浓郁鲜香的酱和佐料,酸甜咸四种味道萦绕缠绵在口舌之间,分分钟能填饱肚子,顺带心情也跟着飘起来,得劲儿。

所以作为东北料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人把烤冷面亲切地称为东北路边摊的“米其林三星”,这一点也不为过。

烤冷面的流派

碳烤派:把冷面夹进帘,置于炭火之上,刷刷酱刷佐料,明火烤制。据说这是传说中最正宗的做法

板派:也是流传最广接受度最高的法,嫩、酱的鲜红、葱的翠绿,看着美着更美。

番茄派:这种味道基本已经绝迹,只口口相传于早期。把冷面在板上烤,刷酱后,放在大量稀释过的番茄酱中,口感爽滑劲道。

炸派:将冷面炸后直接加入酱撒上佐料。听说还有人在里面卷上豆腐……只能给广大货老们的奇思妙想(丧心病狂)双击666了。

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其实对于小,我们的是口味更是感觉,就是图一乐呵,所以不必过分纠结于起源和流派。

离家在外,想家的时候,总会想要来上一份烤冷面,那是一种故乡的味道。

没有人永远烤冷面,但总有人在为它排队。

这是一个很玄乎的定律,无论是学校门口,还是小区周围或是地口旁,总会有那么一家烤冷面会比其他家更受欢迎,你或许不会天天都买它,但你一定天天都会看到有人在为它排队。

就算都是东北老做的烤冷面,味道也会有差别,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这酱料上。可别小瞧了眼前那些个不起眼的“桶”,你的烤冷面味道正不正可全指着它了。

正儿八经的东北烤冷面,必须是绵必须是米,而酱料必须来自东北,所以在北京到好的烤冷面是很靠运气的一件事,而要成为首席烤冷面摊主,首要条件必须是东北人。

摊主大多也都情,哪怕你是第一次来,都能感受到一种宾至如归:“来了,啥口的?香椒都要不?”如果你经常去同一家,摊主甚至会记得你的口味,并操着一口纯正的东北口音和你情的打招呼:“来了老弟,今天还(hài)酸甜口多放多放对不?”这种天然情让你在无数个被客户虐的灰心丧气的加班长夜里,心里仿佛有了那么一丝温暖的慰藉。

无论你是高档写字楼里的Lucy还是Andy,还是纹着发型一丝不苟的Tony老师,无论你是西装笔挺还是穿着裤衩凉拖衣着随意,都会向烤冷面势力低,因为在它面前你只需要放下所有袱,尽情享用这人间烟火就够了。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烤冷面的,一种是喜欢烤冷面的。而喜欢烤冷面的人,一定是你还没过正宗的。谁也说不上这刷着重口味酱料的食物究竟好在哪儿,但总有一天你会向烤冷面势力低

另外,请千万不要小瞧在路边做烤冷面的摊主,或许哪天当你和对面正刷酱刷的起劲的大哥/大姐闲聊时就会知,他已经在北京买了两套房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