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教你区分:脾胃湿热和肝胆湿热(内附食疗方)

时间:2018-06-26 21:36:07 来源:KGH健康私塾作者:湿热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脾胃湿见症多端,胃脘、嘈杂灼、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的辨证要点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不足疾病发生的内在根,《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脾胃湿证的形成,虽然病因病机有多种,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临常见的患者每因外感或某餐“多了一口”,即引起胃脘胀满、泛泛欲吐、不思饮食,或大便失常、舌苔即变得腻。寻根问源,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所致,总能找到脾胃虚弱的病本,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液,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可形成湿;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虚弱之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

麦冬

由于脾胃的生理特,湿邪和邪易侵犯脾胃,脾为湿土,为“受湿之区”。湿邪最易伤脾;胃为土,喜润恶易患病,为阳之邪,甚则,胃脾湿结合即为湿。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风,在脾虚失运内有蕴湿的情况下,外感风与内蕴之湿,结合亦成湿,正如薛生所云“太阳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致,内外相引,故病湿”。同时外邪犯咳嗽,气机升降失常,又可伤及虚弱之脾胃,致湿从内生,郁而化,形成湿

一般而言,普通人常会将脾胃湿与肝胆湿混淆,因为二者确实存在共同之处

1、病因相同:脾胃湿与肝胆湿多由感受湿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所致。

2、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

3、二者可有疸的症状疸是由湿熏蒸,胆汁不循常到而外溢肌肤所致。二证如出现疸,皆为阳

4、望舌苔均为舌红苔泥湿之象。

当然, 二者亦有不同之处可以辨别。

薏米

1、湿偏重不同,虽然脾胃湿与肝胆湿之病因均为湿,但湿偏重不同脾胃湿湿重于,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泄表现明显,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重于湿,表现如身、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表现明显,而湿的表现相对较轻。

2、脾胃湿与肝胆湿都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如腹胀、纳呆、呕恶,肝胆湿产生上述症状是因为肝气横逆犯胃。脾胃受病,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较轻,而脾胃湿是因湿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取、 升降失常,致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明显,肝胆湿多兼有脾胃症状,而脾胃湿则不兼胁、口苦等肝胆症状

3、肝胆湿因湿郁结肝胆、疏泄失职、 肝气郁滞、不通则,故胁肋部胀不适,而脾胃湿为脘症状,无胁肋胀症状,且肝胆湿有湿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潮湿、睾丸肿胀、 坠,或带下、外阴瘙症状脾胃湿则无这些湿下注的症状

4、从治疗脾胃湿与肝胆湿的疗程来看,脾胃湿的疗程较长,愈后较少复发,肝胆湿虽疗程较短,但屡有发作,因脾胃湿湿大于,湿邪致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故缠绵难愈。

红豆

食疗方案

1、湿麦冬很有效,店里都买得到,很便宜,可熬或泡到菊里,也可像一样每天一把。

2、薏米红豆,薏米红豆开始时薏米和红豆比例为1:1,另外一半是大米, 20余天后,薏米和红豆之比为2:1 另一半是大米,要不稠不稀。

此外,调理脾胃时, 还应兼以宣通气,因脾主运化谷,化谷如沤,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协助,才能完成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间·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通调道,下输膀胱,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治必究其脾。临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楼、麻等。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