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红、百果、五仁金腿……都是月饼,不同地方做出来的却大不相同!

时间:2018-09-19 20:21:16 来源:消费主张作者:月饼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这个习俗就像节的一个象征符号,永远不会被消费者遗忘。因为不同地方的人喜好的口味不同,各地做法、馅儿料也都不太一样。

京式

1

自来红

自来红的工艺特殊,所有工序都只能用工完成,熟面粉、桂、绵、冰、青红丝、西瓜子仁、核桃仁,再配上香和转化浆,是调配自来红馅儿料的所有原料。

皮要用的是中筋粉,但是和面却不能用太多的,而是用色拉加上香,加入适量,用调匀。

像揉面一样揉馅儿料,直到馅儿料很容易捏成紧实的球,就可以了。

面卷擀成皮,上馅儿料,自来红就成型了。最后还要盖上圆圈章,扎两个小眼儿。经过烤制后的自来红,皮微微发红,上面的圆圈也变成了红色。

传统的自来红皮很硬,馅儿料也硬,起来比较费劲,经过多年来的改良,如今的自来红表皮变得松脆,馅儿料的口感也酥软了很多。

2

提浆

乍一看与广式非常相似的提浆,切开之后,和广式不同之处就显而易见了。

郭亚萍 北京稻香村食品厂副厂长:大家都知道,京式因为不像广式那样,馅儿特别大,我们馅儿和皮的比例,基本上是一比一状态,就是到皮的酥松,也到馅儿的甜美。

3

翻毛

翻毛,其实是由苏式点心演变而来的一种京式皮的工艺比较复杂。

第一个步骤是用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做出酥皮;第二个步骤是用低筋面粉加入酥做成酥。酥皮搭配酥,多次擀制,做成翻毛皮。最后上五仁的馅儿料,纯色的翻毛好后,就可以放进烤箱烤制了。

传统的翻毛做工复杂,且不宜装运输,所以市面上很少有卖的。

苏式

在江苏无锡有一种说法,苏式最早的名字是酥松的“酥”,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苏州的“苏”。苏式烘焙方式有烤、烙两种,口味有咸、甜两种。

这种外皮很酥松的流传到苏州地区之后,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发扬,的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流派,所以后世也就以苏州这一地区来命名这种制作技艺了。

苏式和其他最大的不同,就是以酥为皮,和不用模具这两点,独特的制作工艺,造成了苏式只能以纯制作

1

百果

在江南地区,百果是最传统的苏式种类之一。

金桔、红丝、绿丝、冬瓜、松子、葡萄干、南瓜子、核桃仁、香酒,这些食材就是百果最传统的配方

把这些果仁按照比例放入盆里,加上、香酒,再加上,充分搅拌均匀,用团成球状,百果的馅就制作完成了。

苏式皮要使用两种面,一种和面,使用的是低筋面粉,和绵在这一步主要就是在面粉里起酥的作用

另外一种就是酥面,这一步和面,只使用面粉和。把酥面揪成面剂子在第一步和好的面里,擀成面片再团成卷状,最后擀成圆状。用擀好的圆把馅料在里面,收口一定要收紧,在收口的地方用一张贴住,用敲成圆,苏式就成型了。

豆沙馅的苏式上面,别出心裁的用一个八角盖章,也体现了师傅们的独具匠心。

做好的入烤箱烤制15分钟,一锅气腾腾的苏式出炉了。

因为起酥的原因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苏式回家之后,要用烤箱稍微加一下,这个时候口感是最好的。

2

在无锡的阳山镇,可以找到无锡本地的农村,当地人叫做“麦”。在无锡当地有一句俗语:“八月半,馅麦镬里熯”。说的就是在的时候,阳山的家家户户都有做麦习惯

阳山的普通老百姓家里,还是采用土灶大锅烙的方式做,在面粉里加适量的泡打粉,撒上芝麻,倒入,再加一定比例的温,和成光滑的面团。把和好的面擀开,上两种馅料,再擀成圆,在柴火烧的大锅里两面烙熟,香喷喷的麦出锅了。

广式

广式因其皮薄松软,造型美观,图案精致,便于携带的特点,深受全国消费者的喜,成为目前流传最广的

日康是吴川金九第三代传承人。广东人最的五仁金,正是在郑家人中发扬光大。

1

五仁金

广式五仁制作工艺非常严格,对五仁选料也是极其考究。

日康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川制作技艺传承人:主要材料是瓜子仁,产地是新疆,杏仁,产地来自河北,这个东西什么东西西山(橄榄)仁,橄榄果(仁),在市面上卖得最贵是这个材料了,不添这个,味道、口感差很远。芝麻是安徽的,还有核桃仁,产自云南。

五仁金,不仅对五种果仁的选择要求严格,对里面放的也是很有讲究的,除了金华火以外,还有另外两种神秘的制品。

其一是干,精选出来的猪后,工人们会按照猪纹理切成薄片,加入、五香粉、蚝、料酒等腌制,在温度适宜天气晾晒三、四天。

晾晒好的干,要与切块的火一同熬制。还得用木棒子敲打松软,处理成像松一样才可以用来做拌馅的原料。

另一种是猪的肥膘,将其切成丁,加上、香料,放置15天才能用。

五仁金馅料的秘密,就是橄榄仁、瓜子仁、核桃仁、杏仁芝麻仁,这五仁,再加上金华火、猪后干还有秘制,这些食材缺一不可。

五仁金过程中的揉捏、搓擦、搅拌等法,都是无法用机器代替的,必须工来完成。

广式要求的标准是馅料与皮的配比为7:3,但他们往往要做到8:2,因为皮越薄越好

2

猪笼

猪笼是广东人在节时,送给长者或小朋友的传统食品,因为做成小猪的形状而得名。

做成小猪形状,装进竹篾编的小笼子中,节时用红线挂在孩子们的前、脖子上或小竹竿上,这就是旧时吴川节的应节食品。如今,代代传承的猪笼又被赋予了新的寓意

吴璧言 经销商:现在我们大人的时候,都要买三个猪笼回家,三是我们广东人说的,风生起的意思,就是事业兴旺,风生起。

9月19日19:28央视财经频道CCTV2《消费主张》播出《风味攻略》,次日16:29重播,敬请关注!

CCTV2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