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3 20:14:54 来源:作者:点击:
最后检查发现孩子脾胃太差,医生解释说如果孩子脾胃功能不好,那么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抵抗能力,而换季时又是生病的高发期,所以孩子就会容易生病。同时脾胃不好的孩子,还会影响到孩子消化能力,导致营养吸收不好。
舌苔比较厚腻。宝妈们一定听说过这句话,舌苔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确实是这样,有些医生在看病的时候也习惯通过孩子的舌苔来大致判断一下病情。一般来说,孩子的舌苔应该是淡红色的,而且表面润泽、均匀,舌苔也是薄薄的一层,而且没有异味。但是脾胃不好的孩子舌苔相较来说就会比较厚腻,而且会有明显的异味,这种脾胃不好很可能是积食、消化不良引起的。
色不好看。脾胃不好的孩子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脸色不好,而很多妈妈可能总是和孩子待在一起,所以并没有什么感觉。一般脾胃不好的孩子脸色总是会呈现出焦黄、暗淡的表现。
有些人可能会说自家孩子天生比较黑,也看不出暗淡和黑有什么区别啊,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即使孩子的皮肤比较黑,但是如果脾胃好,那么也会呈现出一种紧致、明亮的感觉,所以这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如果妈妈发现孩子的脸色不是很好,那么就要注意了。
唇色淡白、没有光泽。除了舌苔脸色能看出一个人的脾胃好坏以外,孩子嘴唇的颜色也是能表现出来的。正常孩子的嘴唇是红润的,而且会有光泽,看着很健康。但是脾胃不好的孩子,嘴唇会没有颜色,而且还会发干、起皮,这是因为脾胃不好导致孩子血液不流畅。
从中医角度讲,脾胃虚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脾虚,一个是胃虚,一般我们都是把脾胃虚弱连在一起讲,因为两个功能是连在一起的。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后天的营养物质是来源于脾的运化,如果脾胃虚弱,整个肌体的营养状况就会差,会导致很多常见问题,比如经常感冒、咳嗽、厌食、汗多、大便干燥或腹泻。
中医对“脾”“胃”的认识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和腐熟。什么意思呢?胃把食物接受了,做初加工,脾将精微物质提取,作为营养输送到肌体各部位去,糟粕的东西通过胃肠排出体外。
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物、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等)引起。
脾胃虚弱,整个肌体的营养状况就会差,会导致很多常见问题,比如经常感冒、咳嗽、厌食、汗多、大便干燥或腹泻。
脾胃虚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点,脐周经常疼痛、时轻时重。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还有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等表现;脾胃虚弱偏内热的患儿常食欲不佳、大便干(2~3天大便1次)。
尽管厌食是脾胃虚弱的一个表现,但厌食有好多原因导致,有的孩子短期内不爱吃饭,可能是食积或消化不良,感冒期间肯定会吃得少一些,这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如果长时间的饮食问题,一般来讲与脾胃不足有关,但这种脾胃不足也应该辩证地去看,中医在厌食方面也分好几个证型的,要辩证地看问题,有一些可能就是脾胃气虚,也有些是肝瘀脾虚,还有一部分属于阴虚,这个需要专业的大夫来辨别。
有些孩子特别能吃,但家长反映孩子吃什么拉什么,不吸收,长得很瘦还特能吃,中医认为这是“脾弱胃强”,小马拉大车。这种情况日常注意吃一些健脾的食物,薏米、茯苓等。同时注意不要让孩子吃得太多,千万不要暴饮暴食。
每一个孩子睡着后的20到40分钟身上都会微微出汗,过一会儿就没有了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有些孩子躺下之后能看到头上是汗珠,或者把枕巾都打湿一块,这种就属于异常了,睡眠中的出汗异常在中医里属于“盗汗”,大部分来讲与阴虚有关。脾虚的出汗是自汗,一活动孩子出汗比较多,这属于脾胃虚弱,而睡眠中出汗大部分与阴虚有关。
脾胃虚弱,正气不足,所以咳嗽难以治愈,应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治疗咳嗽,还可配合捏脊疗法。
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在小时候脾胃虚弱,长大是会有明显好转的。另外先天脾胃虚弱的情况确实存在,胎儿在母体内由于母亲生病的原因发育不好,有些孩子生下来,先天脾胃有点虚弱,这种孩子要及早进行调理。
脾胃虚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合理喂养,注意良好合理的饮食卫生和习惯。有些孩子不爱吃饭家长就要找原因,可能是喂养不当导致的,有些家长整天端着饭碗追着孩子满屋子跑,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喂养方式,要在整个营养搭配方面注意,包括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
莲子山药粥: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心,与山药、粳米、水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患儿。
红枣小米粥: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略黄,然后加红枣及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
麦冬沙参扁豆粥:沙参、麦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此方适用于手足心热、大便干的脾胃虚弱患儿。
1、宝宝每天作息规律,饮食定时定量、喂食要得当(妈妈要掌握一些幼儿营养常识),善于观察宝宝的饮食状态,不强求,不追喂,避免伤食。
2、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面食及养胃的粥类,可吃南瓜、胡萝卜、赤豆、红枣(去皮)、豆腐等易消化食物。水果应常温适量食用,不要喧宾夺主,谷类食物要占整体进食量的一半。适量食用肉类食品,防止缺铁性贫血。
3、不吃过冷、油炸、辛辣食物,可适当吃益生菌类的饮品如酸奶等,过于油腻油炸生冷的食物尽量避免。
进入秋季,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少看电视,少玩游戏,早点入睡;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喝冷饮,多喝粥,以保证孩子好的胃肠状态;要注意监测孩子的健康状态,定期对孩子体质进行维护,避免滥用药物,在感冒潜伏期(轻感冒),让孩子多饮水,多运动,食清淡,口服维生素c,洗热水澡,睡眠充足等。
如果小儿脾虚,父母做饭时要用杂粮,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类,做面食时在面粉中加些玉米粉或黄豆粉,将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饼等。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孩子,要多吃热食,不可过食酸奶,以免破坏肠道酸碱平衡。可以多吃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
偏内热的孩子,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的食物,可适量喝些流质蛋白饮食(如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如果孩子脾胃不好,可选用“小儿化积口服液”,或间断服用“肥儿丸”,达到清热、消食、通便的目的。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更要注意小肌肉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动作敏感期时间:动作发展主要包括两个大的领域,一个是身体运动如走路,另一个是手的动作。走路的敏感期是1—2岁,手的动作敏感期是1.5岁—3岁。
动作敏感期表现:孩子从迈步到学会走路这个过程中,是非常愿意走路的,而且不愿意让成人拉着走,手的动作是伴随着走路而发展的,孩子走到哪里,手就抓到哪里。
动作敏感期作用:孩子的学习都是通过手来进行和获得的。手连着大脑,手的活动又受到大脑的支配。
温馨提醒:家长应在孩子动作敏感期和孩子一起运动起来,做些简单的运动小游戏,等到孩子3岁就可以到酷玩童年儿童运动馆在教练的引导性进行合理的运动。
慢性感冒别忽视 防止引发其他并发症慢性感冒别忽视 防止引发其他并发症
提孩子胳膊“荡秋千”导致脱臼 孩子胳膊脱臼处理方法宝宝被臭虫咬了症状图片 宝宝被臭虫咬和蚊子咬症状对比图片区别孩子身上长牛皮癣怎么办 怎么正确护理孩子的皮肤婴幼儿中耳炎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